当前位置:首页 > 买卖二手房中有哪些普遍的合同陷阱?

买卖二手房中有哪些普遍的合同陷阱?

2024-11-19 13:05:28 来源:互联网 分类:房产常见问题

  

买卖二手房中有哪些普遍的合同陷阱?

一、对交房时间约定中的陷阱  

应特别注意"不可抗力"在合同中是如何界定的。房产销售合同一般都有"销售方遇不可抗力造成逾期交房,不承担责任"这样的表述。这项约定条款是否合理,其附带注解是否明确,这一点购房人一般很容易忽略或不知其到底是何种含义。  

二、住房面积中的陷阱  

对于商品房这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是允许合同约定的面积存有偏差的,但是偏差不应高于合理的范围,这个范围应该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双方一旦约定了住房面积偏差范围后,卖方就应严格遵守。如果偏差超出约定的范围,实际上就是卖方违约,没有履行合同。但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明确的允许偏差范围,一旦发生问题,无论偏差高于或减少多少,法院可能判决购房者败诉,采取多退少补的方法进行结算。  

三、住房质量问题的陷阱  

目前住房质量问题在期房交易合同中较为多见,但二手房也不可避免。  

由于住房作为商品,特色是购买期较长,交易过程当中各种手续繁琐,与其相关的因素错综复杂,这种复杂的因素往往使购房者在签约购买住房时难以辨清所购商品的虚实,而只有等到商品房使用之后,潜藏在交易中的矛盾才纷纷显露了出来。结果给购买者带来许多麻烦,甚至造成较大的利益损失。  

四、物业管理上的陷阱  

在签定物业合同之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看其中是否有不符合规定或对购房者有欺骗行为。同时应对照物业收费标准仔细核对。标准中没有的收费项目,可要求对方出示有关部门的文件,否则有权拒交。  

五、住房买卖阴阳合同的陷阱  

“阴阳合同”是指除了签署一份实际成交价的合同之外,再签一个低于实际交易价的假合同,将假合同作为申报纳税的依据,以达到减少交税的目的。签订住房买卖合同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有关规定,按照市场交易规则进行。  

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税收管理的规定,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  

六、卖房者并非房主本人  

二手房交易中,不仅有“假房主”,还有假房产证、假信息等。二手房交易中,经常出现房产证上的名字与卖房人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因此购房者交出了定金并与卖房人签了合同,如果买卖生变,追讨定金也是费时费力的事。  

另外,也有骗子伪造户主身份,然后以各种理由骗取购房者信任,将本不属于自己的房子卖掉,拿到购房款后跑掉。购房者要认真审查“二手房”转让人的主体资格,确定住房转让人是否是该住房的产权人。  

七、中介合同陷阱  

大部分二手房都是通过中介来成交的,为了快速达成买卖协议好提取中介费,部分不法中介经常在合同上耍小聪明,蒙蔽买卖双方。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最好把和中介有关的条款写入合同中,同时还要注意合同中隐藏的陷阱。  

二手房交易时买方不应只注重住房本身的价格,还要设定条款就中介的责任和义务约定违约责任。一旦中介、出卖人违约,买方可依据此来维护权益,要求赔偿。


买卖二手房中有哪些普遍的合同陷阱?

https://wap.kuyiso.com/news/6fdfq258a9d3.html

本文由入驻酷易搜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酷易搜网立场。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kuyis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签: 二手房 二手房合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