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C 保藏中心对标准菌株的来源确认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严格的采集与捐赠流程
原始采集:对于从自然界或临床等原始环境中采集的菌株,ATCC 有严格的采集规范和记录。采集人员会详细记录采集的时间、地点、样本来源(如患者信息、环境描述等)等信息,这些记录构成了菌株来源的原始依据。
捐赠与转让:许多菌株是由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捐赠给 ATCC 的。捐赠方需要提供菌株的详细背景信息,包括菌株的分离来源、鉴定过程、前期研究和使用情况等资料,ATCC 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归档。
详细的历史记录追溯
档案建立:ATCC 为每一株标准菌株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从菌株进入保藏中心开始,其每一步的处理、保存、传代、分发等信息都会被记录在案。档案中还包括菌株的原始来源信息、捐赠者或采集者的信息等,确保可以通过档案追溯到菌株的最初来源。
记录更新:随着菌株在保藏中心的流转和使用,相关记录会不断更新,如每次传代的时间、操作人员、传代次数、质量检测结果等。这些详细且连续的记录为菌株来源的确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保证了菌株来源的可追溯性。
权威的鉴定与认证
初始鉴定:菌株在进入 ATCC 保藏中心时,会经过严格的鉴定流程,采用多种先进的鉴定技术,如基因测序、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血清学鉴定等,确定菌株的种属、亚种甚至更精确的分类地位。这些鉴定结果与菌株的来源信息相互印证,进一步确认菌株的身份和来源的准确性。
定期复核:ATCC 会定期对保藏的标准菌株进行复核鉴定,以确保菌株的特性和分类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发现菌株的特性与原始记录不符,会进一步追溯原因,确认是否是由于保存条件、传代等因素导致的变异,还是菌株来源存在问题。
与国际机构合作与比对
国际交流:ATCC 积极参与国际间的菌种保藏合作与交流活动,与全球其他权威的菌种保藏机构共享菌株资源和信息。通过与其他机构保藏的相同或相似菌株进行比对和验证,进一步确认菌株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标准制定:在国际微生物学领域,ATCC 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其保藏的标准菌株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科研、教学和生产领域,成为行业内的标准参考菌株。通过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比对,保证了 ATCC 保藏的标准菌株来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确认标准菌株来源的技术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用于记录和追溯的信息技术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形态学鉴定: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细胞形态、大小、结构、排列方式等特征,如细菌的球菌、杆菌、螺旋菌形态,以及真菌的菌丝、孢子形态等,初步判断菌株的种类,为来源确认提供基础信息。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利用菌株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产生、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定菌株。例如,通过检测菌株对各种糖类的发酵能力、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是否产生特定的酶类等,与已知标准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其来源。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
16S rRNA 基因测序:对于细菌,16S rRNA 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特异性,通过对其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确定细菌的属、种甚至亚种水平的分类地位,从而推断其来源。
全基因组测序:能获得菌株完整的基因序列信息,通过与数据库中已知菌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可以精确地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和来源,还能发现菌株特有的基因特征,为来源确认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DNA 指纹技术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将细菌染色体 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大片段 DNA,形成独特的 DNA 指纹图谱。不同菌株的 DNA 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通过比较图谱的相似性来判断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来源。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利用随机引物对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扩增,产生一系列不同大小的 DNA 片段,通过电泳分离形成多态性图谱。该技术可快速检测菌株基因组的多态性,用于菌株的鉴别和来源分析。
其他技术
血清学鉴定:利用抗原 - 抗体特异性反应,检测菌株表面的抗原成分,确定其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因此血清学鉴定可作为菌株来源确认的辅助手段,尤其在一些病原菌的溯源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溯源标记技术:在菌株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具有溯源作用的标记物,如稳定同位素标记或特定的荧光标记等。这些标记物会被整合到菌株的细胞成分中,通过检测标记物的存在和特征,可以追踪菌株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每一株标准菌株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记录菌株的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原始样本信息、鉴定结果、保存和传代记录、分发去向等所有相关信息,形成完整的溯源链条。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和追溯菌株的来源及历史信息。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是全球知名的生物资源中心,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成立时间:1925 年由科学家创立,其前身可追溯至 1921 年陆军医学博物馆接收的温斯洛培养物收藏。
性质:是一家私营的、非营利性组织,由美国 14 家生化、医学类行业协会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管理。
使命:致力于获取、鉴定、生产、保存、开发和分发标准参考微生物、细胞系和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材料,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生物材料和资源,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地址:总部及生物生产设施位于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生物储存设施和研发中心位于马里兰州盖瑟斯堡。
保藏资源
细胞系:拥有超过 3400 种连续细胞系,涵盖多种物种、组织 / 疾病类型和信号通路,还包括用于癌症研究的肿瘤细胞和分子面板、不同种族和性别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集合等。
微生物:保藏了超过 18,000 株细菌菌株,可用于工业应用、分析方法开发、质量控制和环境研究;3000 多种从各种来源分离的人和动物病毒;代表超过 7600 种的真菌和酵母;分类多样的原生生物,包括寄生原生动物和藻类。
其他:1000 多种基因组和合成核酸,以及经认证的参考材料;500 多种被推荐为质量控制参考菌株的微生物培养物。
主要服务
生物材料供应:向全球科研、工业和教育领域的合格人员提供各种保藏的生物材料,包括细胞系、微生物菌株等。
质量控制服务:其参考材料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农业部等机构引用为标准,用于开发治疗和诊断产品、测试食品和环境样品质量、进行准确医学诊断等。
技术服务:提供细胞和微生物培养及鉴定、对照品和衍生物的开发与生产、能力验证、生物材料存放服务等。
教育培训:通过培训项目、讲座、出版物、数据库等方式,向科学家和公众宣传 ATCC 的藏品和活动,传播相关知识。
设施设备
实验室:位于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设施面积达 126,000 平方英尺,有 35,000 平方英尺的实验室空间,包括用于存放更危险微生物的专用遏制设施。
保藏库:保藏库空间为 18,000 平方英尺,包含 200 个用于储存生物材料的冷冻柜,如 65 个气相液氮冷冻柜、50 个机械冷冻柜,以及用于 4℃-8℃储存的冷藏室。
动物设施:获得美国实验动物护理评估协会的认证,并在美国农业部注册。温室和处理植物病原体的实验室接受州和联邦官员的检查,以确保符合检疫规定。
科研合作:与乔治梅森大学等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还争取联邦资助和合同,与学术机构及私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ATCC 编号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为其保藏的各种生物材料(如细菌、真菌、病毒、细胞系等)分配的唯一标识符。
ATCC 编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编号规则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一定的体系,以方便识别和管理。例如,对于细菌菌株,编号可能是 “ATCC” 加上一个数字,如 ATCC 10798(大肠杆菌 K-12 的一个菌株)、ATCC 25922(常见的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对于细胞系,编号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如 ATCC CCL-185(代表某种特定的细胞系)。
这些编号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科研人员、工业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在引用相关菌株或细胞系时,都会使用 ATCC 编号来明确指定具体的生物材料,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ATCC 也会对每个编号对应的生物材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描述,包括其来源、特性、培养条件等信息,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

ATCC 菌株的保存方法通常根据菌株的类型和特性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存方法:
斜面保存法
操作方法:将菌株接种在合适的斜面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至生长良好,然后将斜面放入 4 - 8℃的冰箱中保存。
适用菌株:大多数细菌、真菌等菌株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保存。
保存期限:一般可保存几个月至一年不等,具体取决于菌株的特性。例如,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菌株在斜面保存条件下,通常能保存 3 - 6 个月。
注意事项:定期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如发现斜面培养基干燥或菌株有变异迹象,应及时转接新的斜面。
穿刺保存法
操作方法:将菌株用接种针穿刺接种到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放入 4 - 8℃冰箱保存。
适用菌株:常用于一些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保存。
保存期限:可保存半年至一年。
注意事项:穿刺时要注意深度和速度,避免破坏培养基的结构。保存过程中要防止培养基干裂。
甘油冷冻保存法
操作方法:将培养好的菌株悬浮在含有一定浓度甘油(通常为 15% - 30%)的保护液中,分装到无菌的冻存管中,然后放入 - 20℃或 - 80℃的低温冰箱中保存。
适用菌株: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株,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等。
保存期限:可保存数年。例如,一些常见的工业生产菌株用甘油冷冻保存法在 - 80℃下可保存 5 - 10 年。
注意事项:甘油浓度要准确,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株的存活率。冻存和复苏过程要缓慢进行,避免冰晶对菌株造成损伤。
冷冻干燥保存法
操作方法:将菌株制成菌悬液,加入保护剂(如脱脂乳、蔗糖等),然后在低温下冷冻,再通过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菌株处于干燥状态,最后密封保存。
适用菌株:适用于各种微生物菌株,尤其适用于一些对干燥和低温有较好耐受性的菌株。
保存期限:可长期保存,一般可达 10 年以上。
注意事项:冷冻干燥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保存过程中要防止干燥后的菌株吸潮。
在保存 ATCC 菌株时,需要详细记录菌株的信息,包括菌株名称、ATCC 编号、保存日期、保存条件等。同时,定期对保存的菌株进行检查和复苏培养,以确保菌株的活性和特性稳定。

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资源在环境研究的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染治理与修复、生态系统研究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环境监测与评估
指示生物:某些微生物对环境中的特定污染物或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作为指示生物。保藏中心提供的这些标准微生物菌株,能帮助研究人员建立起标准化的监测体系。例如,发光细菌对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发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污染物的浓度。通过将保藏的发光细菌暴露于不同环境样本中,观察其发光情况,就可以快速评估环境中污染物的大致水平。
检测标准:微生物保藏中心保存有各种已知特性的微生物,可作为环境检测的标准参考菌株。在检测环境中的特定微生物或污染物时,这些标准菌株可用于校准检测仪器、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检测水体中的大肠杆菌时,可将保藏的标准大肠杆菌菌株作为阳性对照,确保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目标微生物,从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污染治理与修复
提供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拥有丰富的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资源,如能降解石油烃、多环芳烃、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细菌、真菌,以及可以去除重金属的微生物菌株。这些微生物可以被分离、培养并应用于污染环境的修复。例如,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中,利用保藏的石油降解菌,通过接种到污染土壤中,可加速石油烃类物质的分解,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基因资源挖掘: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资源为挖掘降解基因和代谢途径提供了基础。通过对保藏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发现新的降解基因和代谢途径,为构建高效降解工程菌提供基因资源。例如,从保藏的微生物中克隆出特定的降解基因,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其导入到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宿主微生物中,构建出具有更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工程菌,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生态系统研究
构建生态模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藏中心的微生物资源可用于构建实验室规模的生态模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例如,通过在实验室中构建微型生态系统,利用保藏的不同微生物菌株模拟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以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研究生物多样性:微生物保藏中心保存了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大量微生物菌株,这些菌株代表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对这些菌株的分类、鉴定和基因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多样性水平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例如,对来自不同地域土壤的微生物保藏菌株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酷易搜网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酷易搜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酷易搜网免责条款。
查看详情>
关键词:ATCC33664标准菌株,ATCC31341标准菌株,ATCC700099标准菌株,ATCC14923标准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