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静海区抢抓节令、不误农时,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区“十四五”乡村振兴发展开好局、铺好路。
科学指导保春耕
连日来,位于静海区蔡公庄镇的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全力组织春耕生产, 2500亩春小麦开始播种,打响了春播“第一仗”。
合作社理事长周绍印介绍,今年,合作社计划种植2500亩春小麦,播种期比往年提前,对今年丰收有很大的信心。周绍印说:“小麦播种以后,到麦苗出齐的时候浇春水,再根据天气情况时刻关注土壤墒情,适时增加浇水的次数,加强田间管理,保证今年的产量。”
春耕备播,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连日来,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播种并帮助制定田间管理方案,确保全区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甘长霞告诉种植户:“播种春小麦的时候一定注意观察土壤的解冻情况,平均气温达到3℃、土壤解冻达到4至5厘米的时候,顶凌播种。”
2019年,静海区农业部门进行新品种春小麦的实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开春,静海区大力推广适合本地区种植、产量高、面质好的津强11小麦新品种并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孟令宇介绍说:“从目前津强11小麦的种植情况看,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400公斤。它属于强筋面粉,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把这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在实现稳产保供的同时,也为农民实现增收打下基础。”
技术创新添动力
不用一块砖,升温更迅速,一次投资,所有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新型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以其独特优势,为静海农业生产再添新动力。
在天津市生宝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陈婷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合作社最新投入使用的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相较普通砖棚,除了外形更加整洁美观外,这种日光温室也更具实用性。陈婷告诉记者,正常的砖棚,两边的砖包括后墙厚度最少要达到25厘米到30厘米,而这种新型大棚没有砖体,棉被的厚度只有10厘米。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棚内的可利用面积更大。
据了解,这种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在静海区是首次建成并投入使用。与传统温室大棚相比,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不仅空间利用率高、透光性好,并且所有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污染。此外,合作社还加装了物联网设备,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让农业生产省时又省心。
陈婷说:“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比普通的棚室在冬天种植上优势更多。黑色的棚顶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吸收热量,晚上降温之后,黑色棚顶可以释放热量,使棚内的温度基本达到10摄氏度左右,而普通的棚室在有加热设备的前提下,棚内的温度仅能达到6摄氏度左右。”
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次创新尝试,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在寒潮来袭期间的优越表现,让合作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第二批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建设工作也在紧张筹备中,在不断丰富作物品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作物质量。
稳定生产打基础
新春伊始,记者在位于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中延菌菇业(天津)有限公司看到,整齐的着装、忙碌的身影、轰鸣的机器……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尽,这里就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中延菌菇业集团董事长林次郎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公司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在确保零事故的基础上,不停工、不停产,实现了公司正常生产、稳定发展,为推动公司新的一年‘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中延菌菇业(天津)有限公司共有员工246名。2020年,公司生产总值达到6878万元,生产菌棒3086万包,出菇量13560吨,基本完成预定目标,保证了市场的供应。新的一年,公司将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开拓市场。
林次郎向记者透露,2021年公司计划扩建面积8万平方米,同时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由现在每天生产四五十吨实现每天生产100吨杏鲍菇,由现在的200多名员工增加到400至500名员工,为静海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新型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以其独特优势,为静海农业生产再添新动力
本文由入驻酷易搜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酷易搜网立场。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kuyis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签:
新型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以其独特优势
为静海农业生产再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