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

ATCC21787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杭州康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5-04-12 10:45:37

ATCC21787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ATCC21787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ATCC21787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是全球知名的生物资源中心,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成立时间:1925 年由科学家创立,其前身可追溯至 1921 年陆军医学博物馆接收的温斯洛培养物收藏。
性质:是一家私营的、非营利性组织,由美国 14 家生化、医学类行业协会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管理。
使命:致力于获取、鉴定、生产、保存、开发和分发标准参考微生物、细胞系和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材料,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生物材料和资源,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地址:总部及生物生产设施位于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生物储存设施和研发中心位于马里兰州盖瑟斯堡。
保藏资源
细胞系:拥有超过 3400 种连续细胞系,涵盖多种物种、组织 / 疾病类型和信号通路,还包括用于癌症研究的肿瘤细胞和分子面板、不同种族和性别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集合等。
微生物:保藏了超过 18,000 株细菌菌株,可用于工业应用、分析方法开发、质量控制和环境研究;3000 多种从各种来源分离的人和动物病毒;代表超过 7600 种的真菌和酵母;分类多样的原生生物,包括寄生原生动物和藻类。
其他:1000 多种基因组和合成核酸,以及经认证的参考材料;500 多种被推荐为质量控制参考菌株的微生物培养物。
主要服务
生物材料供应:向全球科研、工业和教育领域的合格人员提供各种保藏的生物材料,包括细胞系、微生物菌株等。
质量控制服务:其参考材料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农业部等机构引用为标准,用于开发治疗和诊断产品、测试食品和环境样品质量、进行准确医学诊断等。
技术服务:提供细胞和微生物培养及鉴定、对照品和衍生物的开发与生产、能力验证、生物材料存放服务等。
教育培训:通过培训项目、讲座、出版物、数据库等方式,向科学家和公众宣传 ATCC 的藏品和活动,传播相关知识。
设施设备
实验室:位于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设施面积达 126,000 平方英尺,有 35,000 平方英尺的实验室空间,包括用于存放更危险微生物的专用遏制设施。
保藏库:保藏库空间为 18,000 平方英尺,包含 200 个用于储存生物材料的冷冻柜,如 65 个气相液氮冷冻柜、50 个机械冷冻柜,以及用于 4℃-8℃储存的冷藏室。
动物设施:获得美国实验动物护理评估协会的认证,并在美国农业部注册。温室和处理植物病原体的实验室接受州和联邦官员的检查,以确保符合检疫规定。
科研合作:与乔治梅森大学等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还争取联邦资助和合同,与学术机构及私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ATCC 菌株并不属于任何公司,ATCC 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的缩写,它是一家成立于 1925 年的非盈利性组织。
ATCC 的主要使命是收集、保存、鉴定和分发各种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菌株、细胞系等,为全球的科研、工业和教育领域提供标准参考材料。不过,ATCC 通过授权衍生物计划(LDP)与一些商业公司合作,这些公司可以生产和销售基于 ATCC 生物材料的产品。目前参与该计划的公司有 Microbiologics Inc.、PML Microbiologicals、Gibson Laboratories Inc.、MEC Conti、Remel Inc. 等。

以下几类微生物资源常用于生物肥料的研发:
固氮微生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能侵入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供植物吸收利用。不同的豆科植物有与之特异性共生的根瘤菌,如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共生,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共生。
自生固氮菌:能独立生活在土壤中进行固氮,如圆褐固氮菌。它在土壤中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同时还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联合固氮菌:这类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形成紧密的联合关系,但不形成根瘤。例如,巴西固氮螺菌能在禾本科植物根系周围生长并固氮,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
解磷微生物
芽孢杆菌属:如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能分泌酸性磷酸酶、植酸酶等,将土壤中难溶性的有机磷和无机磷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可溶性磷。
假单胞菌属:该属的一些菌株具有较强的解磷能力,通过产生有机酸等物质溶解土壤中的磷矿石,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解钾微生物
硅酸盐细菌:又称钾细菌,如胶质芽孢杆菌。它能分解土壤中含钾的矿物质,如长石、云母等,释放出钾离子,供植物吸收利用,同时还能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其他有益微生物
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大多数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其菌丝可以延伸到土壤中较远的地方,扩大植物根系的吸收范围,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氮、磷、钾等养分,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放线菌:一些放线菌可以产生抗生素和生长激素,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还能参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改善土壤结构。

以下是一些 ATCC 的保藏资源在药物研发中的成功案例:
肿瘤药物研发:在研发治疗肺癌的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时,科研人员利用 ATCC 的肺癌细胞系 A549 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通过将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 A549 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凋亡率变化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此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后续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发: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使用 ATCC 的神经元细胞系,如 SH - SY5Y 细胞,建立疾病模型。通过诱导细胞产生 β - 淀粉样蛋白沉积和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等病理特征,筛选能够改善这些病理变化的药物,为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提供细胞水平的实验支持。
助力疫苗生产中的宿主细胞残留检测:在流感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 MDCK 细胞作为宿主细胞。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性,需要对疫苗中的残留 MDCK 细胞基因组 DNA 进行检测。ATCC 与 USP 合作开发的定量 MDCK 基因组 DNA 标准品,可用于验证定量 PCR(qPCR)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将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加入到疫苗样品中,进行 qPCR 检测,建立标准曲线,从而准确测定疫苗中残留 MDCK 细胞基因组 DNA 的含量,确保其符合监管要求。
支持生物药生产中的宿主细胞残留检测:对于使用 HEK - 293 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ATCC 的 HEK - 293 基因组 DNA 标准品可用于检测药物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宿主细胞 DNA。在药物纯化过程的各个阶段,使用该标准品对 qPCR 检测方法进行校准和验证,及时监测并控制残留 DNA 的水平,保证生物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资源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涵盖土壤改良、作物生长促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体如下:
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
增加土壤养分:保藏中心的一些微生物,如根瘤菌、固氮菌等,具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营养。解磷菌、解钾菌则可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化合物,使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胞外多糖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将土壤颗粒黏结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团聚体,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和发育。
促进作物生长
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保藏的一些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能够产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激素,促进作物种子萌发、根系生长、植株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增强植物抗逆性:部分微生物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增强植物对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例如,一些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提高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病虫害防治
拮抗病原微生物:微生物保藏中心有许多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木霉菌、链霉菌等,它们可以通过分泌抗生素、酶类等物质抑制或杀死植物病原微生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诱导植物抗病性:一些有益微生物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使植物产生抗病性。例如,用荧光假单胞菌处理植物种子或根系,可诱导植物产生对多种病原菌的抗性,降低病害发生率。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生物保鲜: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可用于农产品的生物保鲜。例如,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具有抑制腐败菌和病原菌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的保鲜,可延长农产品的货架期。
食品发酵:在农产品加工中,微生物保藏中心的多种微生物菌株被广泛用于发酵过程,如酿酒酵母用于酒类发酵,乳酸菌用于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的生产,这些微生物不仅能改善食品的风味和品质,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存性。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的保藏资源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原体鉴定与诊断
标准菌株对照:ATCC 保藏了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标准菌株。在临床实验室中,当遇到疑似感染病例时,可将分离得到的病原体与 ATCC 的标准菌株进行比对,通过形态学、生化特性、基因序列等方面的分析,准确鉴定病原体的种类和亚型。例如,在诊断肺结核时,可将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与 ATCC 的标准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基因测序比对,以确定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及具体的菌株类型,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感染性疾病诊断:ATCC 的病毒株可用于制备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试剂的阳性对照。如在流感病毒检测中,使用 ATCC 的流感病毒株制备的抗原,可用于免疫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和校准,确保检测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帮助临床快速准确地诊断流感病毒感染。
肿瘤诊断
肿瘤细胞系作为对照:ATCC 的肿瘤细胞系可作为阳性对照用于肿瘤诊断技术的研发和质量控制。例如,在免疫组化检测中,使用已知表达特定肿瘤标志物的 ATCC 肿瘤细胞系,如乳腺癌细胞系 MCF - 7(已知高表达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来验证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确保在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时,能够准确检测到相应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分类。
分子诊断标准品:ATCC 提供的肿瘤细胞系基因组 DNA 或 RNA 可作为分子诊断的标准品。在肿瘤基因检测中,如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 EGFR 基因突变,可使用 ATCC 肺癌细胞系的基因组 DNA 作为阳性对照,校准检测仪器和优化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基因诊断依据。
遗传性疾病诊断
细胞模型构建:ATCC 保藏的一些特殊细胞系可用于构建遗传性疾病的细胞模型。例如,对于某些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利用 ATCC 的患者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系或诱导多能干细胞系,通过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模拟疾病在细胞水平的病理特征,如细胞内蛋白质聚集、细胞器功能异常等,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诊断方法提供细胞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分子病理过程,发现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基因诊断参考:ATCC 的细胞系或基因标准品可作为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的参考。在进行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检测时,使用 ATCC 的已知基因突变的细胞系或基因片段作为对照,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出患者基因组中的致病基因突变,为遗传性疾病的准确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有力支持。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的发展历程如下:
起源与成立:其前身可追溯至 1921 年,当时美国陆军医学博物馆接收了著名的温斯洛培养物收藏,该收藏由美国细菌学家协会的华盛顿特区成员负责照料。1925 年,ATCC 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官方实体,当时保藏的培养物被转移到芝加哥的麦考密克研究所。
早期发展:1937 年,培养物又迁回华盛顿,随着收藏的培养物不断增加和多样化,空间逐渐变得紧张,ATCC 经历了一系列搬迁,以寻找更大的场地来容纳不断增长的生物资源。
中期发展: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里,ATCC 主要依赖政府资金维持运营。它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资源中心,保藏的生物材料涵盖细菌、真菌、病毒、细胞系等多种类型。1981 年,ATCC 有 39,000 多培养物发放给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并成功地用冷冻和冷冻干燥的方法保存各种细胞品系。
现代转型:1993 年,雷蒙德・赛普斯担任 ATCC 的负责人,他致力于重振该组织,提升其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知名度,并大力倡导生物研究的标准制定。在他的领导下,ATCC 从一个单纯的非营利性保藏机构转变为推动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心。到 21 世纪 10 年代,ATCC 已成功实现转型,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设施与合作:如今,ATCC 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拥有一座 126,000 平方英尺的建筑,其中包括 18,000 平方英尺的生物材料保藏库和 35,000 平方英尺的实验室空间。ATCC 还与全球多个国际培养物保藏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英国的国家植物病原菌收集中心、比利时的微生物协调收集中心、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日本生物资源研究收藏中心等,共同推动全球生物资源的保藏和研究工作。

菌种的培育和复苏是微生物学实验和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以下分别介绍其一般步骤:
菌种培育
培养基制备
根据所培养菌种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例如,培养细菌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真菌可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准确称量各成分,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调节 pH 值至适宜范围。如细菌培养基一般 pH 值在 7.0 - 7.5,真菌培养基 pH 值在 5.0 - 6.0。
分装到培养容器中,如试管、三角瓶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一般在 121℃,103.4kPa 条件下灭菌 15 - 20 分钟。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采用适当的接种方法将菌种接入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涂布平板法、穿刺接种法等。
平板划线法是用接种环蘸取少量菌液,在平板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使菌种分散,经培养后形成单个菌落。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适用于需计数的菌种。穿刺接种法是用接种针将菌种穿刺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常用于保存厌氧菌种或观察细菌的运动性。
培养
根据菌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环境等。如大肠杆菌一般在 37℃培养,而霉菌通常在 25 - 28℃培养。
需氧菌一般在有氧条件下培养,可采用摇床培养或静置培养。厌氧菌则需在无氧环境中培养,可使用厌氧培养箱或厌氧袋等设备。
菌种复苏
准备工作
查阅菌种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特性、保存条件和复苏方法。
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培养设备以及无菌操作工具等。
取出菌种
从低温保存设备(如冰箱、液氮罐等)中取出保存的菌种。如果是冷冻干燥保存的菌种,需先在室温下放置片刻,使其恢复至室温。
接种培养
对于冷冻保存的菌种,可直接将菌种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如果是冷冻干燥保存的菌种,需先加入适量的无菌水或培养基,轻轻振荡使其溶解,然后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按照菌种的培养要求,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合适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如出现污染或生长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不同种类的菌种在培育和复苏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具体菌种的特性进行操作,以确保菌种的活性和纯度。

零下20℃冰箱一般不适合用于长期保存 ATCC 菌株。虽然 - 20℃冰箱可用于短期保存某些菌株,但长期保存可能会导致菌株活力下降、基因突变等问题,原因如下:
冰晶损伤:在 - 20℃条件下,菌株细胞内的水分仍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冰晶,这些冰晶会破坏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器等,从而影响菌株的活力和生理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损伤会逐渐积累,导致菌株的存活率降低,甚至可能使菌株失去某些关键的生物学功能。
生化反应仍可发生:-20℃并不能完全抑制所有的生化反应。菌株细胞内的一些酶仍然可能具有一定的活性,从而引发细胞内的代谢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消耗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产生一些对细胞有害的代谢产物,进而影响菌株的长期生存。
稳定性问题:-20℃冰箱的温度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冰箱门的开关、电源波动等。温度的波动可能会导致菌株经历反复的冻融过程,即使是微小的温度变化也可能对菌株造成损害,进一步降低菌株的存活率和稳定性。
相比之下,-80℃冰箱或液氮罐等低温保存条件能够更好地抑制冰晶形成和生化反应,提供更稳定的保存环境,更适合 ATCC 菌株的长期保存。

ATCC21787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ATCC21787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酷易搜提醒您: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酷易搜网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酷易搜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酷易搜网免责条款。 查看详情>
关键词:ATCC31153标准菌株,ATCC35547标准菌株,ATCC49051标准菌株,ATCC23931标准菌株

大家都在看

最新商机

相关推荐

热门分类

周边城市

杭州康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余迅
    您好!欢迎浏览本信息,请发送您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解答您的咨询。
发送即代表同意《隐私协议》允许更多优质供应商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