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有产权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有哪些?

共有产权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有哪些?

2024-06-15 03:52:23 来源:互联网 分类:房屋买卖知识

共有产权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住房产权。住房产权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赎回”产权。共有产权房自2007年起在江苏省淮安市进行试点,该模式已在江苏省其他地区获得了推广。那么共有产权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有哪些?

共有产权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有哪些?

政府将原来供应经济适用房划拨的土地改为出让,将出让土地与划拨土地之间的价差、政府给予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显化为政府出资,形成政府产权,从而形成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政府按不同的产权比例,共同拥有住房产权。共有产权房的购买人随着收入的增加,可以申请购买政府部分的产权。按规定,自住房交付之日起5年内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按原供应价格结算;5年后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按届时市场评估价格结算。住房出售时与此类似,出售所得按购房家庭与政府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当购买者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家庭收入高于政府规定标准,进入中高收入群体时,政府也无需强制其搬出,而是对政府产权部分收取市场租金。

经济适用房是指以微利价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商品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色。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是适中的,可以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实用效果,而不是下降建筑标准。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人家庭住房问题而修建的普通住房,这类住宅因减免了工程报建中的部分费用,其成本略低于普通商品房,故又称为经济适用房。

区别:共有产权房的住房产权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赎回”产权。而经济适用房5年之内是有限产权,5年以后是完全产权。

共有产权房,就是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然后低价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所建的住房。保障对象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产权份额以及保障房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和所得价款的分配份额。“共有产权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住房产权。住房产权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赎回”产权。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用地一般实行行政划拨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让金,对各种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

共有产权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有哪些?

https://wap.kuyiso.com/news/b0bi320268c1.html

本文由入驻酷易搜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酷易搜网立场。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kuyis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签: 共有产权房 经济适用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