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如何运转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如何运转

2024-06-16 05:56:15 来源:互联网 分类:农业机械知识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系统,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生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农耕技术实现科学的协同共生,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实现养鱼不换水不用担心水质,种菜不施肥就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是未来可持续循环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那么,下面一起了解下湖南鱼菜共生技术如何运转吧!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有以下几种模式。

  1、封闭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水经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废水返回养殖池。 以循环方式进入蔬菜种植系统,经蔬菜根系生物吸收过滤后,水在养殖池、滤液床、栽培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循环。

  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栽培槽(或床)之间不形成封闭循环,每次只向养殖池补充新水。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蔬菜栽培系统,不形成返回回流,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根据栽培部分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共生方式。

  1、直接漂浮法:采用漂浮体如泡沫板,将菜苗直接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水培;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 另外,一些杂食性的鱼存在食用根系的问题,需要用网格保护根系,很繁琐。 另外,可种植面积小,效率低,鱼的密度也不可太大。

  2、将养殖水体与栽培系统分离,两者之间通过砂砾硝化滤床连接。 加速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 硝化床过滤后较干净的水再循环到水培蔬菜和雾培蔬菜的生产系统成为营养液,养殖排放的废水可以先经过硝化滤床或(槽)过滤,在硝化床上种植通常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通过水循环或喷雾供给蔬菜根系吸收,经蔬菜吸收后再次返回养殖池形成闭路循环。 该模型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系统稳定。

  3、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养的灌溉系统连接,收集废水返回养殖水体。 该模式设计更简单,只需用灌溉管直接与栽培槽或容器连接形成循环即可。 多用于瓜果等较大植物的基质栽培。 应注意的是,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栽培容器,经栽培基质过滤后,栽培基质应选用豌豆状大小的石砾或陶粒。 这些基质过滤效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影响水循环。 不宜常规无土栽培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 这些基质排水较差,容易破坏系统生态平衡。

  4、水生蔬菜系统。 这种方式与中国的水稻和鱼联合作业系统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栽培的分离式共生。 在栽培田铺防水布回填泥土和土壤后,灌水构筑水生蔬菜栽培床,将养殖塘的水直接排入农田,从另一端返回养殖塘。 这样排水在防水布铺设下不渗漏,水生蔬菜充分过滤废液,同样能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的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共生,可以采用该系统设计。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 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要注意的是鱼与蔬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在普通蔬菜和普通养殖密度的情况下,实际操作性强,适合规模化农业生产,同时提供10平方米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 家庭式鱼菜共生系统一般在2-3立方水体中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能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和鱼产的消费需求,也可用于小家庭农场和城市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普通1立方水体年产鱼50斤,是非常适合城乡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和趋势。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如何运转

https://wap.kuyiso.com/news/58d0fvldd993.html

本文由入驻酷易搜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酷易搜网立场。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kuyis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签: 湖南鱼菜共生技术如何运转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