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mos传感器像素结构

cmos传感器像素结构

2023-12-31 12:26:04 来源:互联网 分类:家电知识

大家对于cmos传感器都耳有所闻,但是对于cmos传感器像素结构不是很了解,下面一下学习一下吧。

1.被动式

被动式像素结构(Passive Pixel Sensor.简称PPS),又叫无源式。它由一个反向偏置的光敏二极管和一个开关管构成。光敏二极管本质上是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PN结,它可等效为一个反向偏置的二极管和一个MOS电容并联。当开关管开启时,光敏二极管与垂直的列线(Column bus)连通。位于列线末端的电荷积分放大器读出电路(Charge integrating amplifier)保持列线电压为一常数,当光敏二极管存贮的信号电荷被读出时,其电压被复位到列线电压水平,与此同时,与光信号成正比的电荷由电荷积分放大器转换为电荷输出。

2.主动式

主动式像素结构(Active Pixel Sensor.简称APS),又叫有源式,如图2所示几乎在CMOS PPS像素结构发明的同时,人们很快认识到在像素内引入缓冲器或放大器可以改善像素的性能,在CMOS APS中每一像素内都有自己的放大器。集成在表层的放大晶体管减少了像素元件的有效表层积,下降了封装密度,使40%50%的入射光被反射。这种传感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传感器的多通道放大器之间有不错的匹配,这可以通过下降残余水平的固定图形噪音不错地实现。由于CMOS APS像素内的每个放大器仅在此读出期间被激发,所以CMOS APS的功耗比CCD图像传感器的还小。

3.填充因数

这填充因数(Fill Factor),又叫充满因数,它指像素上的光电二极管相对于像素表层的大小。量子效率(Quantun efficiency)是指一个像素被光子撞击后实际和理论值电子数的归一化值.被动式像素结构的电荷填充因数通常可达到70%,因此量子效率高。但光电二极管积累的电荷通常很小,很易受到杂波干扰。再说像素内部又没有信号放大器,只依赖垂直总线终端放大器,因而读出的信号杂波很大,其S/N比低,更因不同位置的像素杂波大小不一样(固定图形噪波FPN)而影响整个图像的质量。而主动性像素结构与被动式相比,它在每个像素处增加了一个放大器,可以将光电二极管积累的电荷转换成电压进行放大,大大提高了S/N比,从而提高了传输过程当中抗干扰的能力。但由于放大器占据了过多的像素面积,因而它的填充因数相对较低,一般在25%-35%之间。

有关cmos传感器像素结构的常识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cmos传感器像素结构

https://wap.kuyiso.com/news/1e860bia6695.html

本文由入驻酷易搜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酷易搜网立场。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kuyis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签: cmos传感器 生活家电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