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面议2023-12-08 22:50:42
与钢筋混凝土筒仓相比,钢板仓具有工期短、劳力省、成本低的特点。它对基础要求低,还可用双层弯折法将仓体内外壁用良种不同的材料加工成一种仓壁,可降低建造成本。据实际计算,同容量的仓相比较,钢板仓的钢材用量仅相当于其钢筋用量,水泥用量节省2/3;钢筋混凝土筒仓地基费用高、总投资高,要高出20%—50%,。同时从上述管理应用、配套方面看,钢板仓运作费用也相对低,但维护保养费用略高。
安全性
施工安全性。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2022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心怀“国之大者”,粮食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46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7项工作获省市领导同志批示、5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4项工作被国家局推广。2022年,获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综合评价第一位,连续5年获评全省第一名,连续3年列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优秀等次,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乡村振兴特别奉献奖”。
产业发展多元化
产业发展多元化,振兴路上干劲足。作为首个“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滨州始终围绕产业链牵引高质量发展。
坚持用政策延链。储备项目94个,总投资168亿元,其中30余个项目纳入优质粮食工程扶持范围,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得到国家、省、市领导肯定,中裕食品打造出全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国家局发文推广。
坚持用招引补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食品加工产业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37.66亿元,有效补齐产业链精深加工、配套产业方面短板弱项。
坚持科技赋能强链。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促进加工层次由浅到深、加工链条由短到长,把粮食从“田间”运到“车间”端到“餐间”。全市玉米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小麦产品500余种,大豆产品210余种。
科学储粮规范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滨州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提升仓储设施效能,全面完成16个库区智能信息化改造,动态监管覆盖率达100%。16.1万吨绿色储粮提升项目顺利推进,动态监管绩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推动邹平粮食储备库10万吨改扩建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完善产后服务体系,针对强降雨、连阴天等不利情况,出台粮食烘干补贴政策,市政府安排专项经费,15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烘干清理粮食22.5万吨,有效缓解“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问题,助农节本增收。
应急保障常态化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近年来,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重大应急事件频繁发生,加剧粮食波动风险。滨州始终坚持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黄河流域省级粮食应急保障基地项目进度居全省第一位,预计今年6月全面投入使用。建设提升粮食应急供应网点90个,确保应急供应网络畅通。
探索形成政府蔬菜储备机制,储备蔬菜1800吨,投放767吨,保障重要时段市场供应。通过协议储备方式,定向储备政府可调控煤炭20万吨、其他应急食品60余种,为市域民生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人勤春来早,春耕生产忙。2月15日,东安县鹿马桥镇泉水社区,到处是人们翻耕起垄、整理耕地的忙碌身影。
在泉水社区,职业农民郑善国可谓远近闻名。今年52岁的郑善国,是泉水社区土生土长的农民。2015年底,他毅然放弃在外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承包抛荒田,种植300多亩水稻。由于虚心好学、勤奋耕作、管理得当,他在2016年就实现盈利20多万元。
郑善国正在驾驶农机耕地。
尝到甜头的郑善国,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他说:“一定不能让祖辈留下的良田荒废在我们手中!”在当地党委、政府,特别是东安农村商业银行的鼓励和支持下,郑善国走上了职业农民发展之路。
2019年7月,郑善国注资100万元成立东安县宣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完善,由原来的6个成员发展到现在60多个成员,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种植户100余户。到2022年底,合作社拥有大型烘干机两台及仓容量100吨的粮食仓库2个,配置完备的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碾米机、榨油机等生产加工农机设备。
农民正在整地。
为了切实提升关键增产技术入户率,合作社大力推行统一整地、统一育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模式,开展“耕、育、种、防、收、烘、加工、销售”一站式生产服务,建成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600亩,粮食生产效益大幅上升。
截至2022年底,郑善国的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600万元,盈利80万元,郑善国成为“永州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2023年,郑善国承包耕地扩大到1600亩,成为全省有名的“种粮大王”。
食品安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粮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粮食安全,对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中国的人均粮食拥有率继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19年已突破470公斤,大大超出了国际食品安全标准400公斤。根据统计,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总量达6.64亿吨,同比增长0.9%,达到“16连丰”的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13657亿公斤,同比增长2%,同比增长267亿公斤。粮食生产一千二百五十五亿公斤,较2020年增加三百二十亿公斤,增长百分之二点六。根据现场实际抽样调查,今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较2020年增产1.2%,较2020年提高4.8千克。
粮食的生产、加工、物流、储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链条。而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就是负责全国和地方粮食储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而物流和仓储,就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两大守护神。
在粮食仓库的规模上,以大、小为主;从仓库设施类型上看,目前的粮食仓库以平房仓为主;从现行粮库建设年份来看,目前国内有些粮库建于20年前,另有一些建于1950年代,存在着库房老旧、条件差、无法安全储存的问题。根据目前仓库的所有权及区域分布,中央仓库的库房约占有效仓容的16.7%,而属于各省(区、市)及以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仓库约占有效仓容的83.3%。
随着“优质粮”项目的深入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保质”和“保鲜”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现已达到1.3万亿吨。另外,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全国粮食应急处理企业已超过5500家,36个主要的大中城市和市场波动区域的成品粮油储备均保持在20天以上。今年,全国粮食市场整体运行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得到加强。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粮食安全监管,一方面积极推进高标准粮库的建设,推广智能通风、保温隔热、电子测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安全储粮、绿色储粮、智慧储粮;同时,加强对储备粮的监督,加强反贪,严厉打击“靠粮吃粮”的贪官,保证粮食数量、质量、贮存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区发改局坚决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树牢“国之大者”意识,始终坚持以“粮安工程”为抓手,以收储保供为目标,推进“智慧粮库”建设,有效保障了金坛区政策性粮食的储备安全。
江苏薛埠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作为金坛区唯一承担政策性粮食储备的企业,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9幢25个仓5.28万吨仓容的现代化标准仓库、400吨油罐、日处理400吨粮食的低温烘干设备及可停泊500吨船位的自有专用机械码头。储备公司薛埠库作为江苏省第一批“数字粮库”建设库点,多次对信息化系统和部分仓储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多年来的信息化运用和再升级,全面提升了粮食宏观调控水平,实现库点与国家、省、市平台的互联互通。
目前,政策性粮食库点对粮食收购、保管、出入库、检测等全流程业务均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全库作业流程信息化控制、远程数据交换和业务的过程留痕,全面提升了粮食保管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实现了“为耕者谋利,使食者放心,让政府满意”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