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议元2023-05-30 04:11:03
今天是8月20日
三伏天的较后一天
一年中较热的三伏天正式谢幕
不过却迎来较凶险的30多天!
从8月20日到9月23日(秋分)
这30多天是一年中,
气温波动较大、较频繁的时候。
此间,清晨较为凉爽,
已然出现了早秋的特征,
但是白天仍然非常炎热,
可谓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人体本不怕炎热,
更不惧严寒,
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
随着出伏,人们真正开始迎来秋天。气温也就会开始逐渐降低,不仅仅是温度在变化,空气中的干湿度也在变化。秋寒渐重,秋燥渐起,专家指出,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注意保健养生,以应对季节的转换。
防秋乏睡觉“早一点”
出伏后,人容易感到疲乏,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
此时人们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专家介绍,要减缓“秋乏”,睡眠一定要充足。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较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较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少发霉通风“勤一点”
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而且出伏以后的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就给了霉菌的适宜繁殖温度,只要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
霉菌的活力很强,一般温度在2530摄氏度、湿度在80%以上,并有充足的氧气时,它们便会生长繁殖。此时,人们要注意通风勤一点,准备换秋装的朋友,应先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润秋燥喝得“多一点”
伏天过后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应该多喝白开水,可以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
防秋寒需要“暖一点”
这段时间,人们为了抵挡夏日“热情”的折磨,空调24小时不停歇,冷饮冰镇水果吃不停,吃饭吃凉的,饮料也得是凉的。一个夏天过去,体内却积攒了不少寒气。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较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较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昨天是三伏较后一天。今天开始热气就消退了。之后的日子是由凉转冷,由冷转寒,夏天讨厌的温度,将会成为接下来盼望的幸福。在越来越凉的日子里,每天一杯九吉公,让温暖相伴。
助养肺饮食“润一点”
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但是早晚凉,气候逐渐干燥,再加上夏日为了祛暑,整日吃生食冷饮,体内积存寒湿气,所以这段时间更不能再吃的生冷。饮食上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这时候可以吃的润燥食物包括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豆类及奶类。
伏天已过,暑热渐渐褪去,秋风阵阵袭来。当然,养身体也得跟上季节的变化。
九吉公,专于古法技艺、执于质,专注传承祖宗倾心的老味道,手工熬制一方老味道。
传承手工红糖千年呵护,与你一起应对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