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及试剂成本
培养基:复合细胞模型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培养基来满足多种细胞的生长需求。一些培养基可能需要添加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成分,这些成分价格昂贵。例如,神经细胞培养需要添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每毫克的价格可能在数千元。
添加剂和试剂: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各种添加剂,如用于维持细胞外基质环境的胶原蛋白、纤连蛋白等,以及用于细胞消化、冻存等操作的试剂,这些试剂的成本也不容忽视。此外,为了防止污染,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长期使用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肠杆菌 K - 12 在 ATCC 中的保藏编号有多个,常见的有ATCC 10798和ATCC 31608。
其中 ATCC 10798 是大肠杆菌 K - 12 的野生型菌株,而 ATCC 31608 是 K - 12 的一个衍生菌株,名为 RV308。

活力检测
生长特性检测:观察菌株在特定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生长曲线以及对培养条件的要求,如温度、pH 值、气体环境等。确保菌株具有正常的生长能力,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迅速繁殖。
代谢活性检测:通过检测菌株的代谢产物、酶活性等指标,评估菌株的代谢活性。例如,检测细菌产生的特定酶类,如 β - 半乳糖苷酶、脲酶等,或者测定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含量,如 ATP 水平等,反映菌株的生理活性。
稳定性检测
遗传稳定性检测:通过传代培养实验,观察菌株在多次传代后其遗传特性是否保持稳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基因分型、染色体分析等,检测菌株的基因序列、染色体结构等是否发生变异,确保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表型稳定性检测:观察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或经过长期保存后,其表型特征是否保持一致。如菌株的形态、生化特性、抗原性等表型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和不同环境中应相对稳定,以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ATCC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质量控制标准,为全球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标准菌株,确保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评估复合细胞模型稳定性可从细胞特性、功能、分子水平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以下是具体的评估方法:
细胞特性评估
细胞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定期观察复合细胞模型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如在肿瘤复合细胞模型中,观察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的形态是否保持典型特征,有无异常变化,若细胞形态稳定,提示细胞模型在外观上保持稳定。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绘制复合细胞模型中各类细胞的生长曲线,连续监测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数量变化。若生长曲线呈现稳定的对数增长期、平台期等特征,且多次重复实验结果相似,说明细胞生长状态稳定,细胞模型在生长特性方面较为稳定。
细胞活力检测:采用台盼蓝染色、MTT 法、CCK - 8 法等检测细胞活力。以 MTT 法为例,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定期检测复合细胞模型中细胞的吸光度值,若吸光度值稳定,表明细胞活力稳定,细胞模型整体状态稳定。
细胞功能评估
特定功能检测:依据复合细胞模型的类型和研究目的,检测细胞的特定功能。如在肝脏复合细胞模型中,检测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包括对药物、毒素的代谢转化能力;在神经细胞复合模型中,检测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如动作电位的发放等,若这些功能指标在多次检测中保持稳定,说明细胞模型的功能稳定。
细胞间相互作用监测:观察复合细胞模型中不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肿瘤微环境复合细胞模型中,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分子表达情况,若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相关指标稳定,表明细胞模型中细胞间的关系和功能稳定。

质量检测与监控设备:需要有相应的设备来对保藏的菌种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监控,如显微镜、培养箱、离心机、生化分析仪等,以便及时发现菌种的污染、变异等问题。
材料与文件准备
申请表:填写 ATCC 的新帐户申请表,以英文填写,单位负责人及生物安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红章。
MTA 协议:按照要求签署材料转让协议(MTA),明确规定 ATCC 菌种的使用范围和限制,如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能应用于人体,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等。
其他条件
遵守法律法规:保藏机构必须遵守美国以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生物安全法规、进出口管制法规等。对于涉及特殊菌种,如生物安全四级(BSL - 4)病原体,还需要申请专门的许可证。
费用支付:需要按照 ATCC 的规定支付相应的保藏费用,费用标准根据菌种的类型、保藏方式和服务内容等因素

逐步壮大: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微生物所积极推动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1987 年开始组织申报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 年 6 月获得批准,1991 年实验室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993 年 12 月经中科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为 CGMCC 在微生物资源研究和保藏方面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科研基础。
现代发展:2009 年 7 月,微生物所成立微生物资源中心(BRC),集微生物资源收集保存、功能评价和开放共享为一体,进一步完善了 CGMCC 的功能和体系。如今,CGMCC 已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的保藏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之一,保藏的实物菌种资源总量超过 8 万株,涵盖了细菌、真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个类群,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微生物研究、生物技术产业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和服务。同时,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的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单位,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酷易搜网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酷易搜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酷易搜网免责条款。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