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2022-03-03 01:44:36
消泡剂浑浊的问题:
消泡剂不是以溶解的状态存在于体系中的,一般是悬浮在体系中,因此选用的疏水颗粒、硅油、疏水颗粒的用量和成色就至关重要,这样造成了消泡剂的性能千差万别,但是只要消泡效果好、抑泡时间长就没有多大问题。
消泡剂抑泡时间的问题
消泡剂中硅油的性质决定了消泡剂的抑泡时间。硅油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消泡剂在体系中的使用时间长短。消泡剂粒径的大小决定了消泡剂的耐过滤性,粒径太大或者消泡剂搅拌不够充分都有可能导致消泡剂被过滤掉,污水处理中一般用的污水处理消泡剂就会经过很多次过滤,如果在过滤中将消泡剂过滤走,这样对消泡和抑泡都会产生影响。
消泡剂的失效问题
酸碱稳定性问题,如果消泡的耐酸碱性不好导致硅油分解,从而导致消泡剂失效;某些化学成分使硅油溶解到体系中,这样消泡剂不再有消泡的作用,而是作为一个表面活性剂存在体系中,体系的泡沫会比没加消泡剂的时候更多。
消泡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即消泡剂能在泡沫的液体表面铺展,并置换膜层上的液体,使得液膜层厚度变薄至机械失稳点而达到消泡的目的。一般消泡剂在液体表面铺展得越快,液膜变薄得就越快,消泡作用就越强。能在表面铺展,起消泡作用的液体,其表面张力都较低,易于吸附于液体表面,此类物质主要是醚、醇等表面活性剂。
消泡剂是在泡沫薄层形成阶段或之后起作用:
分散均匀的消泡剂渗透进入泡沫弹性膜并且在膜中分布,并通过表面张力的降低导致薄层破裂。
分散均匀的消泡剂渗透进入泡沫薄层并且形成单分子膜,使其附着力降低,易于薄层破裂。
含疏水粒子的消泡剂有第三个机制。这些疏水粒子到达薄层的表面,而且在薄层的顶端吸附表面活性剂。薄层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缺失而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