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元2021-04-08 16:56:46
百人会夏季论坛的主题是“安全保障,创新引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在产业政策呈现三大趋势。
1、继续营创更加严厉的倒逼环境
油耗和排放法规历来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工信部即将主推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新能源汽车积分同步管理办法和发改委最新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是倒逼环境中最新的两把火。
“你不干,环境就倒逼你干”,在倒逼性的环境中,适者才能生存,不存在观望的可能性,企业必须像北汽、比亚迪一样拿出真功夫、真诚意全力发展电动车。
2、供给侧政聚焦安全性、可靠性
骗补让国家对当前企业产品技术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特别是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大,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让整个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未来中央政策的焦点一定在供给侧,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骗补事件不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收紧和调整的导火索,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央部委工作职责分工,十二五期间核心的两个项目“技术创新工程”、“十城千辆”(运营推广)均由科技部主抓,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技术研发体系将继续由科技部推进。
而工信部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环节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聚焦的是准入、销售、使用三个核心环节。
最近出台的政策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提高标准门槛只是第一把火,未来还将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等因素挂钩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在使用环节,加强监管是确保安全性的后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车辆的生产、销售、安全运行、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
供给侧另一个的思路是引入“鲶鱼”加剧竞争,2015年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出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后,最初的说法是引入2-3条“鲶鱼”,今年以来主流的信息是10条“鲶鱼”,这是更多真心想干电动车企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