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在使用计量仪器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再次检定或者是校准。如果在使用前不进行检定或者是校准,一旦仪器计量不准确,会影响后面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失误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刚开始时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深入,由于一个环节的计量失误,可能会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不进行检定或者校准的话,还有可能错过计量仪器的理赔期限,这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
风险识别是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包括对风险源、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质量风险存在于检测/校准业务受理、抽样、检测/校准实施和结果报告等各个环节,可通过数据分析、行业标杆比较、质量监督、内部审核等方法来识别。质量风险有以下5种类型:
.违法风险。由于未执行或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影响合法性质量目标实现的因素。例如,伪造数据,实验室不具备应有的资质但对外开展检测/校准,在产品质量抽查活动中不执行抽检分离的原则等。
.违规风险。由于违反监管部门、授权或认可机构以及自身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影响合规性质量目标实现的因素。例如,获准认可的实验室没有按照认可委规定的溯源途径进行测量溯源,能力验证的项目和频次不符合要求等。
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回避风险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并不常用。在实验室中,没有进行方法验证的项目不开展检测/校准,就是一种回避风险的做法。
减少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减少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
高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