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面议2022-03-01 17:07:14
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龙、肉食牛龙,属于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阿贝力龙科,是一类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由于头顶有两只触角,顾名思义为牛龙。食肉牛龙生活白垩纪末期的(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食肉牛龙是种擅长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龙,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加上小腿较细、脑袋高、尾巴偏细、腿部极其长,也被称为白垩纪的猎豹。根据唯一发现的一个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龙体长8米,体重2.3吨,臀高3米。
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P. cyrtocristatus。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
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
种。[1] 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2] 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飞行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翼展超过12米.牙齿10厘米长,有巨大的尖嘴
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食鱼恐龙与兽脚亚目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8米,臀高2.7-4米,平均体重4吨,最大个体保守估计10吨,最大估计17.1吨。是与鲨齿龙同时间生活的大型肉食动物。主要生存于晚白垩世的非洲,约为14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可能还有西撒哈拉、尼日尔和肯尼亚。目前棘龙属有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棘龙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在被盟军摧毁,所以它的化石非常珍贵。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 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亚洲的中国新疆和河南也有少量分布,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恐龙骨架,长约6米,用于静展,也可用于活动中的科普互动,展方可布置沙坑场景,将恐龙化石与恐龙骨架埋于沙内,提供相应工具,供来客进行现场挖掘, 使人体验和感受考古工作的乐趣,这一环节能够吸引大量人气,增强活动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