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元2022-09-05 14:45:36
四翅滨藜不仅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尤其在生态环境恶劣的荒漠、高原、盐碱荒滩上也能生长得很好,干旱、抗寒冷、在年均降水量350mm以下,极端最低温-35℃~-42℃,极端高温45℃,都能正常生长。而且它早期生长快。
适应区域
1、温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
2、海拔500~3500米;3、降水量90~350mm;
4、土壤含盐0.5~1.5%;
5、PH值为8~9.5地区广泛种植应用。
四翅滨藜为准常绿灌木,高1~2米。 枝条密集,树干灰黄色,嫩枝灰绿色。叶互生, 条型和披针型,全绿,长1.5~6.8厘米;叶正面绿色, 稍有白色粉粒,叶背面灰绿色粉粒较多。无明显主茎,分枝较多,当年生嫩枝绿色或绿红色,木质化枝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有裂纹。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期5~7月。胞果有不规则的果翅2~4枚, 果翅为膜质,种子卵形,7月中下旬开始挂果,9月下旬成熟,种子有后熟作用。
四翅滨藜属于自由授粉植物,其子代分化十分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干型有直立型、匍匐型;叶有常绿、准常绿,大叶型和小叶型;枝条有干梢、不干梢型。
四翅滨藜自我国 1989 年首次引入四翅滨藜以来, 经十几年的引种试验及研究, 证明四翅滨藜具有抗旱、抗寒、抗盐碱、速生、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集改良土壤、风固沙和饲料应用于一体,四翅滨藜是适合我国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良灌木树种。现已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吉林、河北等省的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药材中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的含量整体高于梭梭寄生肉苁蓉,原因可能与不同寄主植物、生长条件、水分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因为四翅滨藜本身生物量大,可能给肉苁蓉提供了大量的养分,而到底是如何传递养分,需要后续的进行进一步说明。现阶段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研究较少且样本不够多,可为开发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后续肉苁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春秋两季采收的肉苁蓉,两种不同寄主肉苁蓉药材苯乙醇苷含量均以春季采收的含量最高,梭梭寄生肉苁蓉药材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春季最高,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可溶性多糖含量以秋季最高。这可能与不同采收期环境中生态因素(如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等有关,而中国药典规定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作为肉苁蓉质量评价标准,可以得出肉苁蓉以春季采收较好,为后续肉苁蓉采收季节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