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元2023-04-15 18:37:46
b、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比硫酸铝等传统产品处理能力大。
c、消耗水中碱度低于各种无机絮凝剂,因而可不投或少投碱剂。
d、适应的源水pH5.0-9.0范围均可凝聚。
e、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
f、溶解性优于硫酸铝。
g、处理水中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
h、对源水温度的适应性优于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
⒈净水处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⒉城市污水处理;
⒊工业废水、污水、污泥的处理及污水中某些渣质回收等;
⒋对某些处理难度大的工业污水,以PAC为母体,掺入其他药剂,调配成复合PAC,处理污水能得到惊喜的效果
⒈凝聚阶段:是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超过2min。
⒉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⒊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⒋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提高滤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
⒌本产品应用于环保、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方法与制水厂大体相同,对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处理,辅以助剂作用效果甚佳。
⒍采用化学混凝法的企业,原用的设备无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设溶矾池即可使用本产品。
⒎本产品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
⒏本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1)根据多位搅拌器所设置的烧杯数目,各量取100mL的水样装入烧杯中,并将烧杯定位。然后把搅拌浆片放入水中。浆片的轴要偏离烧杯中心,浆片与烧杯壁之间至少要留有6.4mm的间隙。记录实验开始的温度。
2)把絮凝剂装入试剂架的试管的。投药时,用水将各试管中的药剂稀释到10mL。若其中一种药剂的投加量大于10mL时。其他试管也应该补水,直至体积与用量相同。添加悬浮液药剂时,应在投加前摇匀药剂。
3)开动多位搅拌器,在120r/min转速下快速搅拌,按照预定的药剂投加量同时投加向各个烧杯中投加药剂,搅拌1min。
4)降低转速至20-40r/min转速以能保持烧杯内颗粒均匀悬浮起来为准。慢速搅拌约20min。记录初始絮片产生的时间。
5)完成慢速搅拌后,把搅拌浆片从水中提出来,观察絮体的沉降,记录大部分絮体沉降所用的时间。但在特殊情况下,沉降受到对流的影响,此时记录的沉淀的时间应是当上与向下运动的未沉淀絮体数量大致相同的时间。
6)沉淀时15min后,记录烧杯底部絮片的厚度。用移液管在烧杯中清夜的1/2处吸取水样,测定水样的灼度,色度及水样的pH值
白色聚合氯化铝与普通聚合氯化铝的区别
白色聚合氯化铝是由氢氧化铝粉与高纯盐酸经喷雾干燥加工而成的一种白色或乳白色奶粉状精细粉末,裸露在空气中便会融化。而普通聚合氯化铝是采取自然沉淀后经过辊筒烘干而成的。由于白色聚合氯化铝成本高,国内很少使用,聚合氯化铝大部分是出口国外,以结晶氯化铝生产聚合氯化铝一般采用沸腾热解法工艺。该法生产能力大。
结晶氯化铝经过一定温度加热后,便分解出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分而变成粉末状产物,即是聚合氯化铝单体(又称熟料)。
将熟料加一定量的水搅拌,则在较短时间内固化形成树脂状产物,即为白色聚合氯化铝。沸腾热解法生产白色聚合氯化铝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生产中使用的结晶氯化铝来源所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白色聚合氯化铝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