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周边HPV疫苗最新到苗通知
守住“第一落点”
所有来返晋城人员需提前三天在“晋来登”报备,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晋后在交通卡口(场站)实行“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隔离管控”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
对无疫情风险地市来返晋城人员,由社区(村)、法人单位监督落实3天自我健康监测+3次核酸检测,期间不能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聚餐聚会,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对风险地区来返晋人员、货运物流司机等重点人群,实行“单采单检、红色标识、优先检测、及时上报”的核酸检测服务,确保出现异常,能够迅速锁定风险人员,高效开展应急处置。
当前,针对交通卡口(场站)核酸检测、点对点转运工作量增大的客观实际,我市严格落实副县级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每个卡口(场站)都配备一名处级领导干部包联蹲守,现场指挥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同时,立足各交通卡口(场站)不同的核酸检测量、点对点接返量,合理增配核酸采样人员、转运车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优化查验流程,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消杀工作,坚决防止人员、车辆长时间扎堆滞留或聚集。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把好三道关口:
一是把好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关,全面落实核酸检测、消毒消杀、索证索票措施;
二是把好快递物流管理关,对所有寄递物流在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实行总仓管理,逐件实施六面消杀,对国际邮件和中高风险地区寄递实行专人、专区、专通道管理;
三是把好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管理关,聚焦“人、车、货、场”四个重点部位,严格落实“凡进必检、凡进必消”要求,进一步防范风险。
严格交通运输防控
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货车司乘人员管控措施及点对点转运工作的通知》(晋市保通保畅领导组发[2022]14号)要求,实行分类管控。
其中,对健康码绿色的货车司乘人员,在完成查验和第一落点核酸检测后,按照“即采即走即追”的要求点对点前往目的地装(卸)货,不在我市停留的,即卸即装即走;拟在我市停留的,由社区、法人单位监督落实3天居家或健康驿站健康监测措施;对于有多个收货单位的,统一在总仓卸货分发,并立即落实对司乘人员的管控措施。
同时,为确保货车司机在交通卡口高效通行,采取延伸管理、前置管理等举措,有效缓减卡口查验压力、避免长时间拥堵或聚集。
强化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和社会面核酸筛查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时间更短、传播力更强的特点,为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近期,加密了重点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如对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实行每天2检,对冷链食品、快递外卖、货运物流、旅游行业等34类重点人员实行每天1检等。
此外,在康养大会结束前,将社会面核酸筛查调整为7天一次,公共场所查验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广大群众合理安排,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近期,伴随着核酸检测措施的调整,我市常态化核酸采样需求量增大,出现了人员排队过长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各县(市、区)已经通过增设采样通道或采样点、增派采样队伍、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满足群众采样需求。请广大群众理解、配合。
强化社会面防控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景区景点、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和各级各类个体单位严格落实测体温、“验三码”、常通风、勤消毒、50%限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市疫情防控各个工作组对监管领域开展为期15天的疫情防控专项整治,确保涉及人员密集流动的重点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包括医疗机构、监所、民政服务机构、学校等)、重点商贸场所(包括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服务场所(包括餐饮场所、旅游场所、会展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包括交通场站、公园等)等4大类重点场所不发生燃点漏点,切实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
做好节假日疫情防控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多,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此也倡导广大群众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返市,就地过节,鼓励线上问候、视频拜访,减少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确需返晋城的,提前在“晋来登”上报备,配合属地落实相应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