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2022-04-12 00:06:12
用铁锹在地面或炒盘里瓷砖粘结剂有专业的材料配比,需要用搅拌器搅拌,用铁锹无法搅拌均匀,瓷砖粘结剂里面有效成分不能充分融合;同时人工摊开搅拌加水的量难以把握。改变了材料配比,导致粘结力下降。
玻化砖是近年来兴起的室内贴面装饰材料,由于其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并在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强度、耐酸碱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釉面砖、抛光砖及一般的大理石;加之其比大理石薄、重量轻,受到越来越多的业主青睐。
但是,由于人们对玻化砖的认识不足,在粘贴施工之后,发生的玻化砖空鼓事件接二连三,屡见不鲜。就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玻化砖的应用主要在高档住宅、酒店、写字楼的电梯口、走廊等公共部分;一般规格较大,
玻化砖上墙使用水泥砂浆湿贴易空鼓脱落的原因
玻化砖是完全瓷化的陶瓷砖,其吸水率极低,不利于与水泥砂浆粘合,主要原因有:
玻化砖吸水率E≤0.5%,基本没有孔隙,无法与水泥砂浆形成机械嵌固效果。
一般墙体比瓷砖要干燥,吸水速度比瓷砖快,水泥砂浆里的水分绝大部分被墙吸收。吸水率高的瓷砖上墙,在泡水充分后,瓷砖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就算水泥砂浆的水分大部分被墙吸收,瓷砖自身含的水分足够补充水泥砂浆,以达到水泥的稳定强度(水泥达到稳定强度需要28天);但是玻化砖自身吸水率小,几乎不含任何水分,在水泥砂浆的水分被墙吸收后,没有水分来被补充水泥砂浆达到稳定强度,所以出现空鼓的概率就比较高。
混凝土的收缩率比玻化砖要大一倍以上,当水泥砂浆出现收缩时,玻化砖与墙身的收缩率不一致,两个不同物体必然出现分离,此时,玻化砖底部呈干净状态。
玻化砖致密度高,自身重量相对陶质砖重,如果在水泥砂浆没有充分凝结的时候铺贴的层数过高,玻化砖自身的重量会导致往下移位,造成后期空鼓脱落。
施工时未预留足够的膨胀缝、水泥砂浆质量不好、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墙体的基层处理不当等等,都可能造成后期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玻化砖上墙,水泥砂浆的粘贴不好,容易掉砖。所以现在铺贴,往往会采用专用瓷砖粘结剂来粘贴。瓷砖粘结剂的产品,粘贴性能比水泥砂浆优异,更具有稳定性和着附力,施工效果远远高于水泥砂浆铺贴,但是室内施工温度必须保持在五度以上。
玻化砖是指吸水率≤0.5%甚至≤0.1%的陶瓷砖,即《陶瓷砖》国家标准中的附录G类产品,如市场上常见的抛光砖、微晶石、釉抛砖及瓷质釉面砖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原先只用于铺地的瓷质砖产品,现在也广泛应用于住宅公共部位用于代替天然石材。
在玻化砖的应用场所由铺地变成上墙后,相对应的施工工艺也应做调整,如仍采用传统的水泥砂浆湿贴瓷质砖上墙,是一种不成熟的施工工艺,极易造成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尤其是公共部位人流量比较大,容易坠落伤人,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混凝土的收缩率比瓷质砖要大一倍以上,当水泥砂浆出现收缩时,瓷质砖与墙身的收缩率不一致,两个不同物体必然出现分离,此时,瓷质砖底部呈干净状态。
瓷质砖致密度高,自身重量相对陶质砖重,如果在水泥砂浆没有充分凝结的时候铺贴的层数过高,瓷质砖自身的重量会导致往下移位,造成后期空鼓脱落。
施工时未预留足够的膨胀缝、水泥砂浆质量不好、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墙体的基层处理不当等等,都可能造成后期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玻化砖易出现空鼓的原因:干缩方面,在0.1%--0.2%之间,干缩变形率(从饱和到完全干燥的形体变化率)很低仅为0.428×10-4,,而砂浆的干缩率为9.979×10-4,相差20倍。
故湿度变化时易发生空鼓冷缩方面,玻化砖、粘结剂、水泥砂浆和墙体本身的温度变形系数不一样(玻化砖的线性膨胀系数为3×10-6/oC,而砂浆的线性膨胀系数为10×10-6/oC。相差三倍),从玻化砖表面到墙体存在温度梯度,温度变化时各结合界面因为收缩不一致产生的剪应力,在玻化砖背面最为显著,频繁的温度变化,使得玻化砖与砂浆处于反复的正反剪应力作用下,粘结强度很快下降,故非常容易空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