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2022-03-21 01:48:24
一、基本特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有机硅、乳化剂、水组成;
适用于垃圾渗滤液泡沫控制,有良好的泡沫控制能力;
二、典型数据
外观:乳白色至微黄色均匀液体(目 测)
pH值:6.0~9.0(pH试纸)
粘度(25℃):80~1000mPa·s(GB/T 5561-1994)
分散性:在水中能悬浮分散(1%水溶液)
活性物含量:大于10%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技术指标)
消泡剂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消泡剂所需要的添加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六类消泡剂的添加量:
1、醇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使用时,用量一般在0.01-0.10%以内。
2、油脂类消泡剂:油脂类消泡剂的添加量在0.05-2%之间,脂肪酸酯类消泡剂的添加量是0.002-0.2%之间。
3、酰胺类消泡剂:酰胺类消泡剂效果比较好,添加量一般在0.002-0.005%以内。
4、磷酸酸类消泡剂:磷酸酸类消泡剂最常用在纤维和润滑油中,添加量为0.025-0.25%之间。
5、胺类消泡剂:胺类消泡剂主要在纤维加工中使用,添加量为0.02-2%。
6、醚类消泡剂:醚类消泡剂在造纸印染、净洗中用的比较多,添加量一般是0.025-0.25%。
消泡剂是在泡沫薄层形成阶段或之后起作用:
分散均匀的消泡剂渗透进入泡沫弹性膜并且在膜中分布,并通过表面张力的降低导致薄层破裂。
分散均匀的消泡剂渗透进入泡沫薄层并且形成单分子膜,使其附着力降低,易于薄层破裂。
含疏水粒子的消泡剂有第三个机制。这些疏水粒子到达薄层的表面,而且在薄层的顶端吸附表面活性剂。薄层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缺失而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