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面议2021-11-15 14:22:20
2、烘干炕主要作用是把角钢表面的水份烘干,另一方面是提升角钢本身的温度,防止溅锌伤人,也不带走锌锅内的热能,促使锌铁合金层的加快生成。
3、烘干炕温度为80℃~180℃,角钢的干燥时间为3~7分钟,也可根据角钢的规格、壁厚不同掌握烘干温度;干燥工要随时检查角钢的干燥程度,防止时间不足进入锌液中溅锌伤人;烘干时不要超温,防止把溶剂烘焦。
热镀锌角钢工艺流程:角钢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镀锌→冷却→钝化→清洗→打包→热镀锌完工。热镀锌角钢的镀锌层厚度均匀,可达30-50um,可靠性好,镀锌层与钢材间是冶金结合,成为钢表面的一部份,因此热镀锌角钢的镀层持久性较为可靠。
在加工热镀锌角钢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漏锌的情况,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解决漏锌的方法:
1、锌液中含铝含量控制在0.05%以下,建议采用5-10%的铝含量中间合金,不直接使用纯铝锭即可。
2、避免高碳钢过酸洗
3、彻底焊渣及焊渣飞溅物
4.防止助镀剂的过热烧损
5、对容易造成热镀锌漏镀的地方可预先涂抹高浓度溶剂。
镀锌角钢、镀锌槽钢热镀锌时锌渣产生的原因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工件浸锌时,即使微量的铁盐随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工件附带浸入锌液,也会明显增加锌灰的产生。当大部分氯化亚铁与锌反应时,它们之间将会产生Zn-Fe的金属键结,此乃锌渣产生之主因。
镀锌角钢、镀锌槽钢热镀锌时助镀液配制存在的问题
助镀液的“铵锌比”或“锌铵比”的配比及应用中,缺乏科学的检测分析,仅凭经验,可以说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这一工序存在的大问题。有很多企业在助镀液的配比中,凭经验做法基本上是铵多锌少,浸锌过程中烟雾弥漫;也有的企业采用锌多铵少的配比方法。
这种现象的存在和掌握技术的管理人员并不清楚其中原理有关,因为这些人员受文化水平所限,单凭从业多年的经验来掌控生产。这样的操作方法毕竟存在一些不太科学的做法。
镀锌角钢、镀锌槽钢热镀锌时助镀整理区配置要求
(1)具备配制助镀液时原料的投放、检测、清理、倒槽的作业空间;储备清理完成的助镀液,压滤处理沉淀物的设施。
(2)为了防止人员滑入助镀槽,作业区应加装防护栏,栏杆高度应不小于500㎜.
(3)有洁净的水源和稳定的加热热源。水源要供水温度、足量;加热可以采用蒸气、电、余热等方式,如果利用蒸气加热酸洗溶液、助镀液等时,蒸气导入部位应注意加装冷凝装置,阻断冷凝水进入助镀液中。
(4)具有工件二次整理分类吊挂作业空间。针对杂件,进行二次分类吊挂,对提高生产效率、浸锌工艺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5)助镀槽的平面规格参数选择,按照生产线承接件大外形尺寸来决定,深度一般随机调整。否则,需要进行热镀锌的工件无法放入槽中将无法生产
(6)助镀槽的结构和材料选用,原则上和酸洗、清洗工序处理槽相同。
早期的热镀锌工艺中,并未采用“氯化锌+氯化饺”复盐溶液作为助镀滚,而是在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工件经过盐酸酸洗,浸一遍弱酸(代替助镀液),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工件在锌锅上方悬停干燥后直接浸到锌液中进行浸锌。
现在,这种工艺已经被“氯化锌+氯化铵”复盐溶液作为助镀液所取代,因为以前的工艺是不可靠的,不仅仅是容易产生“漏镀”,严重的是会产生很多的锌渣,同时加速锌锅的浸蚀漏锅,锌锅的使用寿命很短。
出现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酸洗后的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工件上,往往覆盖有一层铁盐,本来就清洗不净,铁盐带入充当助镀作用的所谓弱酸(低浓度盐酸)内,造成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工件本体材料的铁基体进一步溶解,更加大了铁离子的浓度,导致带入锌液内的几率更大。
我们知道,铁会有锌液起反应:1份铁+25份锌的反应,终形成锌渣,影响热镀锌角钢、热镀锌槽钢的热镀锌质量。
锌液中被带入的铁盐越多,将产生出比铁盐本身质量大更多倍的锌渣,这不仅仅造成锌耗增加,更重要的是锌锅内锌渣积聚,锌锅壁的加热强度平衡被破坏,在高温区加速来自锌锅的铁损和锌渣生成,终导致锌锅漏锅。
热镀锌角钢、热镀锌槽钢等清洗槽除非是长期没有更换同时也无循环水的清洗水,才要及时调整。但是调整的费用远大于更换一槽清水的成本,因此,还是更换清水为宜。
如果热镀锌角钢、热镀锌槽钢等镀锌厂家坚持将清洗水pH要调整为7,那么建议添加氨水而不建议加苛性钠,因为如此会降低助镀液的功效。理论上来讲,氨水在与含酸的水混合以后形成氯化铵,而氯化铵为助镀液组成的一部分;若角钢、槽钢、工字钢等钢铁工件附带着氯化铵进入助镀液,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会引起氯化锌和氯化铵在助镀液中的比例变化,这对助镀液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镀锌角钢、镀锌槽钢等待镀工件在浸锌过程中要进行清洗工序。造成助镀液有效成分的分解,铁离子的增加虽不会短时间内明显地减低助镀液功效,随着生产的持续.随工件带入后续的浸锌工序时,混入的铁盐就会加大锌液内的锌渣、锌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