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锌稳定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PVC(聚氯乙烯)加工中的热稳定剂,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铅盐类稳定剂,具有环保、无毒的特性。其成分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类关键组分:
1. 主稳定剂(钙、锌化合物)
钙盐:如硬脂酸钙(Calcium Stearate)、月桂酸钙(Calcium Laurate)等。
作用:提供长期热稳定性,中和PVC分解产生的HCl,抑制“锌烧”现象(锌盐单独使用时易导致PVC快速变黑)。
锌盐:如硬脂酸锌(Zinc Stearate)、月桂酸锌(Zinc Laurate)等。
作用:提供初期热稳定性,快速捕捉HCl,但过量易引发锌烧。
2. 辅助稳定剂(协同增效成分)
有机辅助稳定剂:
β-二酮类(如二苯甲酰甲烷,DBM):螯合金属离子,抑制PVC变色。
亚磷酸酯类(如亚磷酸三苯酯):抗氧化,分解过氧化物。
环氧类化合物(如环氧大豆油):吸收HCl,提高热稳定性。
水滑石类(Hydrotalcite):吸收HCl并中和酸性物质,增强协同效应。
稀土化合物:如镧系或铈系化合物,可提高稳定性和透明性。
3. 润滑剂
内润滑剂:如硬脂酸、石蜡等,降低PVC分子链间摩擦。
外润滑剂:如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减少PVC与加工设备间的摩擦。
4. 其他功能添加剂
抗氧剂:如BHT(二丁基羟基),防止氧化降解。
光稳定剂:如紫外线吸收剂(UV-326),用于户外制品。
填充剂:如碳酸钙(CaCO₃),降低成本并改善加工性能。
典型配方比例(示例)
成分 比例范围(wt%) 作用
硬脂酸钙 10-30% 主稳定剂(钙源)
硬脂酸锌 5-15% 主稳定剂(锌源)
β-二酮 2-10% 辅助稳定、抑制变色
环氧大豆油 5-20% 协同稳定、增塑
润滑剂 3-10% 改善加工流动性
水滑石/稀土化合物 5-15% 增强热稳定性
关键分析技术
XRF/XRD:检测钙、锌元素含量及化合物晶型。
FTIR(红外光谱):分析有机物(如硬脂酸盐、环氧大豆油)。
TGA(热重分析):评估热稳定性及分解温度。
GC-MS:检测有机物(如润滑剂、增塑剂)。
应用领域
软质PVC:如电线电缆、玩具、医疗用品。
硬质PVC:如管道、型材、板材。
透明制品:需高纯度钙锌稳定剂及β-二酮类辅助剂。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配方或检测方法,建议结合具体产品用途进一步了解!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酷易搜网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酷易搜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酷易搜网免责条款。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