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2021-10-20 08:44:46
②湿润剂 湿润剂能排斥固体表面所吸附的气体,加快液体于固体表面的接触。主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③消泡剂 主要有硅油、Spa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分子醇等。
④增厚剂 用以增加酸洗介质的稠度,以延长酸洗介质与被清洗表面的作用时间。
为某环保公司垃圾渗滤液处理的DTRO系统,工程师的指导下,使用膜专用清洗剂,对其DTRO系统进行尝试性化学清洗,将已处于无法运行状态的DTRO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得到客户方对专业清洗剂的肯定。
该项目工艺流程:垃圾渗滤液→初沉池→调节池→高效IOC→AO系统→外置式管式超滤→化学软化→微滤TUF系统→(阻垢剂、盐酸、还原剂)反渗透系统→反渗透产水池
反渗透浓缩液池→DTRO系统(阻垢剂)→清水池
反渗透系统:#1RO,3:2排列(5芯);#2RO,2:1排列(5芯)。
DTRO系统:1套,40支膜柱。
2.DTRO系统运行状态
本次对DTRO系统进行化学清洗前,了解到DTRO系统已运行3年左右时间,至2020年9月份部分膜柱存在导流盘损坏问题,已导致DTRO系统根本无法运行。经过检查该系统40支膜柱中只有11支导流盘正常,但因为膜片污堵情况严重,运行压差过大,系统已经无法正常开机运行。从现场拆下的膜片情况来看,膜片覆盖厚厚一层粘泥类的综合性污堵物,污染情况非常严重(见图1和图2):
从图1及图2现场拆解的膜片污堵的情况可明显看出,其表面覆盖厚厚一层粘泥类污堵物,严重污堵流道及膜面,导致DTRO系统无法正常开机运行,系统处于报废状态。
3.化学清洗情况
3.1膜专用清洗剂清洗过程
①酸性清洗
⑴清洗前采用干净水对DTRO系统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清洗水箱中置入约500L干净水,启动清洗水泵对DTRO系统进行循环,按照1:40质量比加入0.5桶膜专用酸性清洗剂,循环过程中监测清洗液pH值变化情况,pH值一直上涨时,再继续补加0.5桶膜专用酸性清洗剂,循环清洗1小时。
此时清洗液颜色已较深,详见图3:
图片
图3:第一遍膜专用酸性清洗剂清洗时的溶液
⑵循环清洗1小时后,因清洗液颜色变化过大,将该清洗液排放,清洗水箱补充干净水后对DTRO系统进行冲洗,冲洗至浓水排水至清澈状态。
⑶冲洗结束后清洗水箱中置入约500L干净水,启动清洗水泵对DTRO系统进行循环,按照1:40质量比加入0.5桶膜专用酸性清洗剂,循环过程中监测清洗液pH值变化情况,此时清洗液pH值已处于稳定状态,维持在2左右。
⑷循环清洗1小时后,清洗液pH值已稳定,且清洗液颜色也无明显变化,详见图4
图4:膜专用酸性清洗剂第一遍清洗时的溶液
将清洗液排放后,清洗水箱补充干净水对DTRO系统进行冲洗,冲洗至浓水排水pH至6-7,酸性清洗结束。
纳滤是一种分离尺度介于超滤及反渗透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也被称为低压反渗透。主流的商用纳滤膜是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的超薄复合膜,通常在聚砜基膜上合成超薄聚酰胺分离层。聚酰胺具有可电离的羧基和氨基官能团,其表面荷电性受环境pH影响,因此纳滤膜对溶质的分离机制主要包括孔径筛分和道南效应。受益于纳滤膜的高水通量和优异的小分子分离选择性,目前纳滤膜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及食品加工过程。然而膜组件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膜污染,从而降低水通量并影响分离性能,最终限制了纳滤膜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虽然预处理、膜面改性和膜过程优化可以减轻污染程度,但膜清洗仍然是避免污染物累积和恢复膜分离性能的最有效策略。
1. 化学清洗剂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膜清洗根据清洗机制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其中化学清洗相比于物理清洗效果更佳,是快速恢复膜性能的有效方法。化学清洗剂根据试剂的性质可以分为酸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消毒剂、表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和酶六类。化学清洗虽然能高效恢复膜分离性能,但也会对纳滤膜理化性质造成可逆/不可逆的影响,甚至破坏膜结构并影响分离性能。深入了解化学清洗对聚酰胺纳滤膜的作用机制,能够避免化学清洗对纳滤膜的损伤。此外,多种化学清洗剂之间也存在协同或抑制作用,阐明化学清洗剂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指导高效化学清洗过程。
图2. 耐化学清洗纳滤膜制备及膜污染控制研究思路
文章首先回顾了近年来膜污染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各类化学清洗剂对污染物的作用机制。随后重点论述了化学清洗对聚酰胺纳滤膜理化性质的影响,其中酸性清洗剂和氧化消毒剂会对纳滤膜分离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分离性能下降;而碱性清洗剂会引起纳滤膜荷电性和膜孔的可逆变化,进而影响溶质截留和抗污染性能。同时,文章对清洗剂间的反应机制和协同/抑制作用进行总结,并探讨了膜污染控制和膜清洗的未来研究方向。文章不仅有助于指导绿色和高效的膜清洗过程,同时也为耐化学清洗纳滤膜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