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小乔木,一般树高3至4米;树冠呈圆状,向内收敛,树干颇短。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在生产上, 以果实由绿色变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肉由硬变软、种子充实饱满、种皮色泽加深而有光泽等特征来鉴定种子是否成熟, 在合适时机采收。

田地播种一般畦宽1-1.5m, 将畦面做成龟背形, 以利于排水。畦面每隔20~30 cm开1条播种沟, 沟深2 cm, 沟内每隔3-5cm播1粒种子。

枇杷幼苗忌积水和通气性不良的土壤, 苗圃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土质较疏松、没有育过枇杷苗的平地或缓坡地。播种前15天, 宜施用大量腐熟的厩肥或土杂肥, 深翻作畦。

分栽苗木
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 小枇杷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 小苗拥挤在一起光照不足, 须要进行第一次分栽苗, 株距20-30厘米, 也可种植于直径15-20厘米的营养钵内 (方便第二年定植省去了起苗环节) 。第二年末, 第三年初进行第二次分栽, 株行距1-2米。分栽时注意将主根过长根短剪, 以促发侧根, 经过两次剪根分栽, 侧根发达, 利于以后提高栽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