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面议2022-04-07 00:01:31
对一项工程而言,投标报价的策略和一般规律是
(1)本单位现阶段任务不足或对某一工程有兴趣时,报价应适当低;反之,报价可适当高些,即采取所谓的"陪标标价"。
(2)对于一般性的工程,由于一般单位都能施工,其报价可适当低些;而对于特殊工程,由于一般单位较难施工,其报价可适当高些。
(3)对工程量大但技术不复杂的工程,报价宜低些;对于技术较复杂或位于偏远地区,施工条件差的工程报价可高些。
(4)竞争对手多的工程报价宜较低;自己有专长又较少竞争对手的工程,报价可较高。
(5)对国内建设单位的工程报价宜低些,对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工程,因现行定额与单价不适用,而且其质量、工期、管理等要求较高,故其报价应适当提高。至于对某一具体工程,究竟以什么样的标价作为投标的正式报价,则应由决策人根据竞争情况和自身条件作出决策。
报价的计算方法要简明,数据资料要有理有据
在投标报价时,计算方法要正确、简明,采用的数据资料要有理有据,这样才能保证报价的准确性。
在投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投标单位往往向建设单位提供各种优惠的条件,以吸引招标人的眼球,达到中标的目的。
在投标报价时,如果发现该工程中某些设计不合理并可以改进,或可利用某项新技术以降低工程造价时,投标人除了按常规进行报价之外,还可以另附修改设计以改善功能、降低造价或缩短工期的方案。这种做法往往会得到建设单位的赏识而大大提高中标机会。但是切忌只提出修改优化方案,而不按原设计进行常规报价。
建筑产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单一性,任何一个建筑产品都找不到跟它一模一样的工程,既便是规模大小及程度完全一样,也因建设地点各异、时间不同而导致价格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投标报价期间,充分考虑本工程的一些特殊点,找出其个性,报价有的放矢。比如,一些技改项目工程,一般都是在原厂址施工,场地狭小,势必增加材料的二次搬运费,与生产同时进行,势必产生降效费,还有那些拆除的旧材料有些是可以再利用的,这又降低了材料购置费等等。
投标报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过去那种单一严谨的计价方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取费项目和取费标准。我们历来是遵循行业"预规"计取,而现在已逐步过渡为行业指导性和参考性,势必给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测算出各种费用。各企业对这一块的竞争尤为激烈,取哪些项目以及取多少,这里有个综合平衡问题,是企业对自身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只有管理水平高超的企业才可能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