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元2022-04-23 00:02:06
但是去年我们依然发现,很多施工现场用了玻化砖背胶,可是出现空了鼓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下,液体和粉体的配比不够准确,液体偏多、粉体偏少。玻化砖背胶涂刷厚度不均匀,砖四周留边太宽。
地砖空鼓引起起拱
瓷砖空鼓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而空鼓造成的危害更是令人后怕,所以为了避免空鼓,就要认清造成空鼓的原因,提前预防。
玻化砖是指吸水率≤0.5%甚至≤0.1%的陶瓷砖,即《陶瓷砖》国家标准中的附录G类产品,如市场上常见的抛光砖、微晶石、釉抛砖及瓷质釉面砖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原先只用于铺地的瓷质砖产品,现在也广泛应用于住宅公共部位用于代替天然石材。
在玻化砖的应用场所由铺地变成上墙后,相对应的施工工艺也应做调整,如仍采用传统的水泥砂浆湿贴瓷质砖上墙,是一种不成熟的施工工艺,极易造成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尤其是公共部位人流量比较大,容易坠落伤人,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玻化砖易出现空鼓的原因:干缩方面,在0.1%--0.2%之间,干缩变形率(从饱和到完全干燥的形体变化率)很低仅为0.428×10-4,,而砂浆的干缩率为9.979×10-4,相差20倍。
故湿度变化时易发生空鼓冷缩方面,玻化砖、粘结剂、水泥砂浆和墙体本身的温度变形系数不一样(玻化砖的线性膨胀系数为3×10-6/oC,而砂浆的线性膨胀系数为10×10-6/oC。相差三倍),从玻化砖表面到墙体存在温度梯度,温度变化时各结合界面因为收缩不一致产生的剪应力,在玻化砖背面最为显著,频繁的温度变化,使得玻化砖与砂浆处于反复的正反剪应力作用下,粘结强度很快下降,故非常容易空鼓。
砖空鼓算是装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业主家里装修后总是会东一边西一边的发现空鼓的情况,并且表示I don’t care。那是因为瓷砖空鼓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你还没有见识过!而且瓷砖空鼓就好比像是癌细胞一样,会逐渐扩散。时间一长,就会从一块变成好多块。传统工艺可能出现的问题
瓷砖胶虽然名字带个胶,但是主要成分还是水泥。
它的正式名字应该是瓷砖粘结剂。
相对比传统的水泥砂浆,它的厚度只有2-8mm,但是粘性更强。
水泥砂浆粘不住的玻化砖、抛釉砖等密度更高的砖也可以很轻松的让他们稳定的贴在墙面上。
德国人就很喜欢使用瓷砖胶来进行施工,因为瓷砖胶除了粘性强,使用“薄贴法”还能大大减少空鼓的情况。
石材空鼓、脱落的常见原因。
随着我国天然石材行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产品使用量的迅速增加,天然石材铺贴后空鼓脱落时有出现。
如何才能解决天然石材空鼓脱落的问题呢?
天然石材空鼓、脱落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基层出现空鼓、脱落:
天然石材铺贴的基层要求坚固、平整、干净,并且无空鼓、裂纹、浮灰、浮浆、脱模剂、油脂等影响粘结的物质。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大于0.4MPa以上。
2、天然石材粘结背网的背胶脱落:
部分易碎的天然石材加工出厂后会带有背网,此类背网的粘结材料必须采用水泥基背胶,如果为树脂型背胶,湿贴前必须要将其清理干净。否则在碱性环境下,树脂型背胶出现加速老化,3-6月后与天然石材脱离。采用水泥基背胶处理的天然石材采用专业水泥基石材胶粘剂粘结,才能增加其牢固度,防止空鼓或脱落。
3、施工未采用薄贴法工艺,铺贴时未预留缝隙:
天然石材铺贴时应根据石材规格的大小、基层的误差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齿形刮刀进行施工。施工时应在基层和石材背面以45-60°的角度同时刮涂一层石材胶浆,再充分揉压密实,满浆率达到95%以上方可确保石材粘结牢固和不空鼓。
石材单面上浆铺贴,出现空鼓薄贴法粘贴天然石材,降低空鼓率天然石材的膨胀系数为-6,约为混凝土的一半。按要求预留2-5毫米缝宽进行铺贴,可以分散不同膨胀系数的结合体因冷热温差而引起的体积膨胀应力。不留缝的“密缝铺贴”方式虽然有美观易清洁的优点,但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骤冷时,容易导致天然石材拱起脱落,尤其是大规格的天然石材。
地面空鼓成因施工因素,垫层或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或其他污物,严重影响与面层结合。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过于干燥,铺设砂浆后,水分散失使得强度不高,面层与垫层粘结不牢,若干燥的垫层未经冲洗,表面的粉尘难以清除,对面层砂浆也起一定的隔离作用。
地面空鼓的预防,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处理底层,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门口处砖层过高应予剔凿。控制面层平整度,用靠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于,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厚薄悬殊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