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编外人员招聘通知
政策执行时间调整:
2022年1月1日起,原政策中“余杭区应届毕业生安家补贴”名称调整为“余杭区应届毕业生再次生活补贴”
2022年1月1日(含)起实施《关于调整余杭区新引进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的公告》,具体实施细则以公布文件为准
2022年1月1日前参保人员按余人才办[2021]1号政策执行
2022年1月1日(不含)前参保人员具体标准为:
补贴由一次性生活补贴和分期安家补贴两部分组成,毕业一年内在我区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并缴纳社保,即可申领一次性生活补贴(下称首次申领),之后工作每满一年且在余杭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即可领取分期安家补贴,分三年领取(下称再次申领)。具体标准为:
1.应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按每人最高8万元标准发放生活安家补贴
(1)世界百强高校、C9高校的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8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5万元,再次申领每人每年1万元
(2)其他高校的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6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5万元,再次申领依次为2500元、2500元、5000元
2.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每人最高6万元标准发放生活安家补贴
(1)世界百强高校、C9高校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6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3万元,再次申领每人每年1万元
(2)其他高校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5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3万元,再次申领依次为5000元、5000元、1万元
3.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按每人最高4万元标准发放生活安家补贴。毕业院校划分有重叠的就高享受补贴
(1)世界百强高校、C9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原“985”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最高领取4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1万元,再次申领每人每年1万元
(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原“211”高校)以及与我区全面合作的重点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最高领取3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1万元,再次申领依次为5000元、5000元、1万元
(3)其他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按1万元标准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无分期安家补贴
2022年1月1日(含)后参保人员具体标准为:
给予一次性3万元生活补贴
2022年1月1日(不含)前参保人员具体标准为:
申请对象为引进到我区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应届国(境)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外国人才
2022年1月1日(含)后参保人员具体标准为:
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除硕士、博士外,本科生毕业院校有要求
应届毕业生再次生活补贴(全日制本科)毕业高校名单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余杭区全面合作高校: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宁波大学、东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后续如有新增余杭区全面合作高校自行增加,不另行通知
申请对象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毕业时间在2019年6月3日(含)之后(国内高校毕业生以学历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上载明的毕业时间为准,国(境)外高校毕业生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定书上载明的毕业时间为准);
3.毕业后一年内在我区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
4.按规定在余杭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
1.身份证明;
2.学历证明: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学历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在所在单位参保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系统自动获取)
2022年1月1日(不含)前参保人员具体标准为:
每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 1年发放一次,连续发放三年
2022年1月1日(含)后参保人员具体标准为:
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3年后一次性发放
余杭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https://qinqing.hangzhou.gov.cn/yuhangplatform/
杭州市余杭区人才管理服务中心:0571-89312345
余杭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0571-8872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