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 乔木常绿小乔木, 高达12米, 小枝粗壮, 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革质, 披针形、页面褶皱, 叶下面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基部楔形, 先端渐尖, 叶缘有疏锯齿。花期10-12月, 顶生圆锥花序, 翌年5-6月成熟, 梨果球形或长圆形, 橙黄或橙红色。

常绿小乔木,一般树高3至4米;树冠呈圆状,向内收敛,树干颇短。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

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各地广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

田地播种一般畦宽1-1.5m, 将畦面做成龟背形, 以利于排水。畦面每隔20~30 cm开1条播种沟, 沟深2 cm, 沟内每隔3-5cm播1粒种子。

试验中仔细观察发现, 枇杷种子发芽时胚轴较细而且短, 后来, 采用将种子播于疏松的土壤表面, 不覆土, 光照、水分管理如前, 出苗率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