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面议2023-03-22 08:51:53
存货暂估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全额暂估法和比例暂估法。
全额暂估法
全额暂估法是指将存货按照其原有成本价值进行暂估,即假设存货的成本与上期末持平,然后计算出暂估金额。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相对稳定的情况,适用于原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等存货的暂估。
全额暂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1)暂估成本=上期末存货成本/上期末存货数量 × 本期未盘点存货数量
(2)暂估增加借:存货成本调整(或其他应付款,因为暂估成本是一种应付款)
(3)暂估减少贷:存货成本调整(或其他应付款)
比例暂估法
比例暂估法是指按照存货中各种物品的比例进行暂估,即假设存货中每一种物品的成本比例与上期末持平,然后按照存货数量计算出暂估金额。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较为波动的情况,适用于成品、商品等存货的暂估。
比例暂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1)各种存货的暂估成本=上期末存货成本/上期末存货数量 × 本期未盘点各种存货数量
(2)暂估增加借:存货成本调整(或其他应付款)
(3)暂估减少贷:存货成本调整(或其他应付款)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存货盘点之后进行实际成本核算,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存货暂估的审计:
存货暂估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接受审计师的审计。审计师将对存货暂估金额的计算、调整等方面进行审计,并对存货暂估金额是否合理进行评估。
在审计存货暂估时,审计师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
(1) 对存货暂估的计算和调整过程进行审计。
(2) 对存货暂估金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3) 对存货暂估金额是否合理进行判断,并提出审计意见。
通过审计,企业可以确保存货暂估金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华税财税分析税务筹划知识:存货暂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
利润表影响:
存货暂估会影响到成本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利润的计算。存货暂估金额的增加,会导致期间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毛利润和净利润。相反,存货暂估金额的减少,会导致期间成本的减少,进而提高毛利润和净利润。
资产负债表影响:
存货暂估也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和应交税费两个科目。存货暂估金额的增加,会导致存货的价值增加,从而提高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账面价值。同时,存货暂估金额的增加也会导致应交税费的增加,从而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交税费的负债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存货暂估仅是暂估存货的价值,实际存货的价值可能与存货暂估金额存在差异。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存货暂估金额与实际存货价值进行对比,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同时,存货暂估金额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披露,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