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翅滨藜可为提高和恢复错庭牧场质量起重要作用,对供应牲畜和野生动物的饲料十分有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四翅滨藜先后被引入中国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半干旱地区,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成功引种表明:该树种生长迅速、生物量大、营养丰富、抗逆性强、适口性好,是不可多得的理想木本饲料植物。我国西部地区气候状况恶劣,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危害面积十分大,退化草地荒山荒坡利用率极低,因恶劣生态条件的限制,可选择的高蛋白木本饲料植物贫乏。四翅滨藜的成功引种为退化草地、荒山、沙化碱地改造和生态恢复提供了一个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牧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若将四翅滨藜与苜蓿混合,可在苜蓿原成分基础上提高粗蛋白含量10个百分点。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一般品种6000公斤,而使用四翅滨藜混合苜蓿草产品,每日喂养3公斤,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一般品种8000公斤,肉牛1岁可达400——500公斤。另外,四翅滨藜具有很强的保鲜性,若与其他饲料混合包装可以防霉变。
四翅滨藜自我国 1989 年首次引入四翅滨藜以来, 经十几年的引种试验及研究, 证明四翅滨藜具有抗旱、抗寒、抗盐碱、速生、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集改良土壤、风固沙和饲料应用于一体,四翅滨藜是适合我国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良灌木树种。现已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吉林、河北等省的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四翅滨藜为藜科滨藜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是一种典型的盐囊泡类盐生植物,在世界各地盐渍区均有广泛分布。具有耐盐、抗旱、耐寒的特性,因而成为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的重要物种,也可作为盐碱化荒漠草原的优良饲草资源
四翅滨藜具有很强的耐盐性。用 0. 8% ~ 1. 4% 盐液连续浇灌 12 d,四翅滨藜能正常生长,在含盐量为 1. 3% 的土壤或用含盐量为2. 5% ~ 4% 的 海 水 灌 溉 也 能 正 常 生 长 ( 刘 英,2002),说明其耐盐性很强。四翅滨藜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且呈现“午休”现象。E 午后呈明显的单峰曲线。WUE 在早晨出现峰值后平缓下降。四翅滨藜在严重干旱胁迫下 WUE 明显提升,部分保证了植物在干旱逆境中的生长和发育。对 3 种灌木的主要抗旱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抗旱能力依次为梭梭> 多枝柽柳> 四翅滨藜,但差别不大。
肉苁蓉传统寄主植物为藜科植物梭梭,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等特性,以梭梭为寄主植物种植肉苁蓉已经获得了成功,但梭梭年生长量较小,经济价值较低。为了解决传统寄主植物的弊端,以四翅滨藜为寄主植物的肉苁蓉,四翅滨藜和梭梭都属于藜科属植物,两者基源相同,这为接种肉苁蓉提供了科学依据,四翅滨藜生物量大,接种成功可为肉苁蓉提供更多的养分,有益于肉苁蓉的生长,研究表明,四翅滨藜在高盐碱地的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红柳、多枝柽柳、梭梭等抗盐碱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