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重庆热门资讯 > 重庆户籍资讯 > 重庆人才引进 > 正文

两江新区个人人才补贴申请指南(对象+项目)

来源:互联网 2023-03-26 17:15:03

两江新区个人人才补贴申请指南

(一)申请对象

2021年度内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即获得市级以上人才认定的一至四类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重庆英才等;

管委会直属公立学校教育优秀人才;

管委会直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优秀人才;

成长型青年人才,即驻区企业新招聘的应届博士、硕士、学士。

(二)申请项目

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租房补贴)、个人地方经济贡献奖励、“重庆英才计划”配套奖励、岗位津贴、国家级及市级奖项配套奖励、健康体检费、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出站博士后科研经费;

成长型青年人才:一次性租房补助。

教育优秀人才和卫生优秀人才兑现申报工作由主管部门另行通知。

(三)项目补贴标准

1.团队引进

A类中,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团队(含柔性引进5人以上)经评审认定,以科研经费、基金投资、贷款贴息、人才奖励金等方式给予落地政策组合奖,第一、二类人才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支持额度,第三、四类人才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支持额度,特别优秀的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及团队可以“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进行认定和支持,给予最高1亿元的经费资助。

2.安家补助

A类高层次人才一至四类与新区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创办企业且注册在两江新区,按照人才类别可申请最高200平方米的免租金人才房;未入住人才房的,按照对应标准发放租房补贴;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可获得最高200万元安家补助费,全额奖励购房地方经济贡献部分。

C类引进的教育优秀人才,调入并与学校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经考核合格的,可按人才等次申请最高40万元的安家补助。

D类引进的卫生优秀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人才协议的,可按人才等次申请享受最高120万元的安家补助。

E类引进的高技能人才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审核认定,给予一类人才最高50万、二类人才20万的安家补助。对于企业为高技能人才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按其实际缴纳额的50%给予补助,每月最高补助不超过500元,期限不超过3年。

F类对两江新区重点企业新招聘引进国内36所“双一流大学”和国家承认学历的部分国(境)外高校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毕业两年内首次参加工作且签订3年以上用工合同的,经审核认定,按学历学位分别给予博士3万、硕士2万、学士1万元的一次性租房补助。

3.创业支持

高层次人才一至四类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到两江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经管委会认定,其个人地方经济贡献自缴纳年度起,连续5年按两江新区地方留成部分100%的额度给予奖励。

对进驻留学生创业园的留学人才创办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市级以上留创支持项目,并配套留学人才创业项目20—50万元资助或最高100万元贴息贷款支持,对特别优秀的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给予最高300平方米、最长3年的场地租金补贴。

4.培训支持

支持两江新区重点企业职工参加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大数据、大健康、绿色环保等主导产业;人工智能、通用航空、机器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服务贸易、现代物流、商贸文旅类等技能培训,获得市级以上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当年给予最高每人3000元学费补贴。

5.服务保障

各类人才依据《两江人才服务证》,分类享受子女入学入托、医疗、科技、户籍、居留许可签证、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人才项目申报、配偶(子女)就业等“一站式”人才服务保障。用人单位每年为A类“两江人才”办理的重大医疗疾病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实际缴纳保险费金额的50%标准进行补贴。

特别注意:

涉及事项同时可获得两江新区直管区其他政策规定的补助或奖励的,人才可选其一、不重复享受。本政策由两江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试行期2年。

(四)申请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7月1日。

(五)申报方式

高层次人才、成长型青年人才、工作站(点)及单位向组织人事部申报;教育优秀人才向教育局申报;卫生优秀人才向社会发展局申报。

(六)个人申报材料

1.高层次人才填写个人申报表,由所在单位统一申报并填写汇总表,提交相关佐证材料。

2.成长型青年人才由所在单位统一填写申报表、汇总表并提交相关佐证材料。

上述申报材料需提交纸质版、电子版(申报表及汇总表需另附可编辑版本)各一份,按序成册,相关复印件均需加盖公章。

(七)申报流程

1.主动申报。申报单位和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

2.部门受理。高层次人才、成长型青年人才、工作站(点)及单位将相关材料报送至两江新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3.审核兑现。经相关部门审核并提请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程序兑现。

(八)咨询电话

1.组织人事部

受理地址1:两江新区加工区一路金泰彩时代2号楼7楼(两江英才荟)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23-63395206

受理地址2:两江协同创新区融合创新中心一楼科创服务大厅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15213129376

2.教育局?

联系人:朱老师,联系电话:023-63022480

3.社会发展局?

联系人:龚老师,联系电话:023-67308100

附件:

1.“两江人才”十条政策兑现申报表(个人)

2.“两江人才”十条政策(个人)兑现汇总表

3.2021年度F类人才安家补助兑现申报汇总表

4.相关佐证材料一览

关键词:两江个人人才补贴申请指南两江新区个人人才补贴两江新区个人人才补贴申请指南(对象+项目)
上一条:2022重庆武隆幼儿园报名材料(公办+民办) 下一条:2022重庆两江新区中小学招生政策

推荐阅读

我要采购
快速发布采购,坐等商家报价 ×

看不清?点击更换

发送即代表同意《隐私协议》允许更多优质供应商为您服务。